在内心深处,人人都是叛逆者。
几年前,我制作了一款叫做《与世界作战的贪婪银行家》(Greedy Bankers vs The World)的iPad益智游戏。这款游戏规则简单,不过我加了点新鲜内容:玩家可以越过屏幕,从其他玩家那里盗取宝石。每次盗取的宝石价值翻番,刺激玩家继续“行窃”,从而完美地反映了游戏主题:“贪心才能捞便宜”。
f1c435671dd69fcf0162c8e3e005e174
Alistair Aitcheson
事实证明,在游戏中添加上述功能乃神来之笔,它成了最吸引人的杀手级功能。玩家们爱上了那种欺骗系统的感觉:打破“敌我”的标准游戏规则,转而用iPad玩弄系统——谁知道那双手是谁伸的呢?
更重要的是,这让游戏内的其他打破常规的互动也变成可能,例如(玩家之间)手臂或手指的纠缠。
令人振奋的全新游戏体验随之而来。在我看来,玩家在这款游戏中的“肉体”参与十分重要。
在哪些地方玩儿把戏
作弊富有创意,具备社交性和表现力。时至今日,全新的控制机制(包括动作控制和触摸屏),让我们更容易将物理体验(“肉体感”)引入游戏,并让现实世界无数种打破规则的方法涌入其中。
97b89713fd49bf344c4c605cb5c4b8e5
在《与世界作战的贪婪银行家》 玩家喜欢耍小伎俩
这与基于手柄操作的传统主机多人游戏形成巨大反差。当你玩《街头霸王》时,如果手柄线被拔掉,你会立即失去在游戏中的所有互动,此前进度也将瞬间失效。同样,在某些竞技性游戏中,我们会受到既有规则的约束。这些游戏测试我们的技能和战术,而我们尽可能利用好规则,来攫取胜利。
在这样的框架下,如果我利用游戏中的bug搞定对手——就像在体育运动中服用兴奋剂那样,那就破坏了游戏的公平性。
要想创造一个“作弊合理”的游戏空间,我们需要说服玩家改变心态。我们的游戏不再强调技能测试,而旨在推动社交互动,拓展玩家的想象力,让他们专注于做些不寻常的趣事,而非一味展示游戏技巧。
与此同时,我们还得确保游戏中物理体验,尤其是玩家与设备之间的“切磋”顺畅。平板电脑为此而生:触摸屏越大,玩家将手指放到设备上的空间就越多。
在规则之内作弊
作弊转移了游戏玩法的原始重心,让玩家因叛逆而满足。当玩家抛开公平竞争的教条,他们将设计出一系列“阴谋诡计”,令设备屏幕内战火不休。
但作为游戏设计师,我们能否刻意将“作弊”融入游戏体系,将它写进代码?
答案是:我们可以。在内心深处,基于对诚实和平衡概念的理解,每个人都对“公平”和“不公平”有自己的判断。但游戏世界给了我们打破这些道德法则的安全空间,在这里,我们可以解放玩家思想,鼓励他们作弊、撒谎、行窃——一如我在《贪婪银行家》中的设计。
我们知道撒谎是不对的,但游戏赋予我们跨出常规道德的安全空间,我们可以释放长期以来的隐忍克制,释放内心深处的马基雅维利。
c207cc0049732d03a982cd762bcaccd4
在英国游戏工作室22Cans的作品《好奇》(Curiosity)中,付费玩家可以为立方体增加图层,从而让其他人的辛勤工作劳而无功。这衍生了一些有趣问题:玩家是否可以利用付费道具(IAP)欺骗或打败对手?玩家会为了获得幸灾乐祸的快感而付费吗?当金钱参与其中,“作弊合理”的概念是否会被摧毁?
为作弊创造空间
那么,我们究竟应如何诱惑玩家作弊?
在《贪婪的银行家》中,作弊行为被视为规则允许的一部分,并由系统奖励盗窃者分数。通过奖励盗窃,玩家们觉得游戏规则并非铁板一块,开始寻找其他可能被打破的社交规则。
归根结蒂,这还是取决于玩家的心态。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丹·阿瑞里(Dan Ariely)曾针对作弊,召集志愿者做过许多试验。有一次教授发现,如果让考生在参加考试前回忆十诫,他们作弊的可能性将大幅降低——即便作弊非常容易且考场并无监管。
在设计游戏时,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向玩家们暗示:“幸灾乐祸”心态和“不诚实”就是游戏世界里的一部分。
所以我将新作Slamjet Stadium的主题设为未来的死亡运动。我希望玩家与他们控制的角色一样,完全没有任何怜悯之心。与此同时,在游戏加载页面,我很直白地告诉玩家怎样作弊,怎样玩弄小伎俩。如果一款游戏让你绑住对方的胳膊,那很可能正出于制作人的本意!
人人都是叛逆者
游戏内的作弊为我们创造了新机会。它让我们可以超越游戏世界的基本机制,在社交层面进行互动;它为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发挥空间,为我们挣脱道德束缚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
但在鼓励玩家作弊的同时,我们也得把握对游戏整体的掌控。切勿让玩家的作弊行为毁掉游戏本身。
如果我们能为玩家营造一个作弊的安全空间,纵然稍违道德,又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