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客栈今日报道(2015.07.14)
2012到2014,HTML5的惨痛500天
很多人在网上看过这样的文章,叫《HTML5惨痛500天》, 2012年的时候,谷歌、百度等这些大公司都对HTML5有一些困惑,百度的轻应用到现在为止也有一些自己的困惑。
2012 年 HTML5 全球范围的热度很快传输到了中国,行业掀起了一场大论战「Web App 和 Native App 在 3 年或 5 年内谁生谁死」。可是就在当年 HTML5 话题在中国最热的时候,欧美接连传来坏消息,众多大牌的 HTML5 拥护者纷纷反水:如 Facebook 承认 HTML5 移动战略的错误、苹果 App Store 拒绝充当包壳的 Web App 发行渠道等等。很快中国力挺 Web App 和 HTML5 的排头兵们纷纷偃旗息鼓,为数不多的当时获得 VC 青睐的 HTML5 创业公司也在 2013 年被迫转型甚至解散。直到 500 天后的 2014 年,一只再次挑动了 HTML5「神经的猫」出现才打破这一悲观的趋势。各个方面的大环境以及用户的使用习惯,过于超前都会带来一些问题。从2012年到2014年惨痛的500天, 搜索HTML5百度指数会发现这样的一个曲线,在2010年HTML5默默无声,到2012年爆发式的增长,得到媒体和用户的关注,2013年是这个过程发生的时候,HTML5曾经备受关注,也曾跌落云端。
HTML5应用生态供需失衡
一个行业的发展首先是一个流量的生意,而现在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是HTML5缺乏优质内容,大量内容是重复的,大量移动营销是模版化内容。HTML5百度指数从2012年到2013跌倒谷底,从2014年突然陡升,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但是媒体指数是在下降的,现在的媒体关注度还没有达到2012年的一半。HTML5对受众的吸引程度毋庸置疑。但现在内容不好,各种游戏还比较低龄弱智,各种应用体验还比较粗糙。我们所有的产品形态过于重交互反效率现在看微信朋友圈的营销业,交互非常的炫,但是效率是低下的,需要反复交互才能得到。我们认为朋友圈里的邀请函是过渡性的产品,因为酷炫的效果只是一个产品的初值形态,最终还是要提供有价值有内容的服务,这个才是正确的方向。
第二点是用户无感知。我们发现H5有精英化的特点。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互联网人群都知道H5是什么,但是三四线城市的朋友,根本不懂H5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轻应用是什么意思。很多人都是通过微信号知道的,别以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特点,如果将来H5要成为独立行业的话,就会有获取用户的难度,因为用户不熟悉不了解,你的教育用户成本会非常高。所以说,越是注重让用户在无感知的状态下使用H5,将来培养用户会有越高的成本。
第三点,就是现在遇到的困惑。不管是H5的应用游戏还是场景,都免不了一个问题。你在手机里面装APP,不会每天都使用,你会把大量低频次的或浅度服务的APP放在手机第二屏之后。因此H5要在满足并找到一个用户的场景才可以获得一个爆发的机会,逐渐培养用户的习惯。现在整个行业没有暴发是因为用户的习惯没跟上,没有商业模式。
第四点是无价值竞争。在一个刚刚兴起的行业里竞争是比较残酷的,我们看到微信里面有打飞机的游戏,也许一夜之间又会出现很多类似的游戏。这个行业像手游一样,是一个很挣钱、竞争激烈的行业,抄袭和跟风是难免的。在一个没有成熟的行业,摩尔定律是一个不太容易突破的点,每个行业的创新和颠覆都会随着这个定律而不断缩短。因此我们在跟随定律的时候,快速的竞争,会过早导致没有进行商业化,也没有真正从玩法和内容上做创新。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认为巨头随时会苏醒,为什么现在的巨头没有苏醒?很简单,一个行业需要一个成熟的过程,在行业萌芽期时,我们可以去野蛮的生长。但是很明显,H5是一个入口级的产品形态,未来很有可能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全新结构,那巨头会随之进入这个领域。所以我们现在的行业,像百度、阿里、腾讯、小米这些入口级的巨头随时都可以成为一个竞争者。
APP的HTML5化只是第一步,HTML5构建新的移动互联网形态大有可为
我们谈的是一个新的移动互联网的形态。其实大家可以感受到,很多服务是不需要下载APP,可能我就一个月用一次,删掉又要用很麻烦,因此H5将重构整个互联网生态的系统。接下来,未来在内容上进行H5化,对于一个普通用户来讲,用户不关心我看的新闻是来自搜狐还是网易,我要看的是这个是不是范冰冰的绯闻。比如说我要看中国好声音第四季的节目,可是我为什么要先装一个腾讯然后再装一个搜狐视频,然后再在里面找半天呢。但H5不一样,它不会是一个独立产业,会类似于阳光空气土壤一般的存在,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标配。它是一个底层的东西,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商业模式。
HTML在产品形态方面的几个方向,一是在内容上会出现原生H5的应用。第二个是内容聚合应用,比如说中国好声音第四季就要开始了,对于真实中国好声音的粉丝来说,点开这个桌面只有中国好声音的这个视频或者是歌曲。
另外跨屏和社交游戏,跨屏和社交是H5的特点,而市面目前没有游戏体现这样的特点,所以这是一个正常的方向。
在平台层,不仅是手机,电视也可以做到这个层面。做一个电视的应用平台,在智能电视上,通过电视市场下载APP升级操作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H5作为一个智能设备的操作系统,可以向系统底层走一走,让用户只要在手机上装一个操作系统,就可以装一个互联网的服务,不需要下载安装的过程。
在商业解决方案,应用级建站方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第二个是企业移动话解决方案,泛娱乐化的营销解决方案,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你将来去超市、去参观吃饭的时候,只要在大屏幕上扫描一下,大家就可以一起在上面玩坦克大战游戏,这也是一个蛮不错的游戏方向。
H5行业生态的几点建议,第一点是商业化降温,希望大家尽快理清这个行业的状态,鼓励探索应用的场景化。H5是一个内容的窗口,我们通过窗口可以发现更多的事情。第二点是要抱团互助,良性竞争。我们有很多懂行的会有不同的认同观点,可能我说的也有错的,但是不重要。在这里,为火速科技打一个广告,火速要闹哪样,我们是移动应用生态的探路者,我们帮助工具和发行,找到帮助合作方,找到更好的方式,帮助用户去找到更好玩的内容。
HTML5的未来成长路径,从游戏到广告、应用、内容、系统,最后到生活方式,都会发生改变。现在,互联网在通过别的方式改变我的生活方式,每个互联网的创新都是这样的路径,H5也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认为,未来移动互联网会是什么样的形态?会是一个高度智能化,高度自由化,高度离散话的移动实景,而H5就是一个基石。
为什么现在H5会火?有一个大环境,你要承认,在去年4G开始成熟,如果未来5G、6G成熟,H5会迎来更多的这个机会。虽然我们现在的产品很烂,有很多的不足,但我们也要以颤抖之身去追赶,以敬畏之心去挑战。也许原生互联网系统会成为这场战争的烈士,但是一个新的行业,一个新的状态就是以这样的初期增长方式来成熟。所以说,H5将会重构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这也是每个H5从业人士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