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客栈今日报道(2015.07.20)昨日,手游那点事对当下手机应用商店的市场格局进行了分析,今天,手游那点事将对线下预装市场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有数据报告称:目前手机预装软件的渠道能力仅次于应用商店。到底现阶段手机预装市场的真实情况是如何的?用户对预装市场的态度如何?CP是否能利用手机预装进行推广呢?请看手游那点带来的分析。
一、政策持续打压预装,但雷声大雨点少
手机预装由来已久,是软件和游戏推广的重要方式。但是该方式因为伤害消费者利益而一直受到政策持续打压。此前工信部曾发文规定生产企业不得在移动终端中预置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用户安装具有含有恶意代码等性质的应用软件。而央视的“3·15晚会”也多次曝光线下预装的黑色产业链。
虽然如此,手机预装市场并没有被很好地控制。月初,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就一纸诉状,将三星和OPPO两家智能手机公司告上了法庭。原因是两家厂商的手机均不同程度地预装了各类软件,最多的达到71个。在模拟普通消费者的操作方式卸载预装应用软件时,有的手机也无法卸载任何预装软件。而这才是全国首例被法院受理的消费公益诉讼。
可以说,政府的相关部门一直对于手机预装市场及产业更多的是进行监管和打压。但是总给人雷声大雨点少的感觉,手机预装市场依然火热。
二、用户对软件需求减弱,预装重要性越发凸显
而根据企鹅智酷的调查数据显示,手机应用商店是用户获取应用最主要的渠道,预装是第二大渠道。调查中,10.7%的用户通过预装的方式获得应用,它的比例是第三项渠道的3倍多。
同时该调查报告指出,在过去的一年中,有48.5%的被调查用户手机中的软件数量是下降的,而表示变化不大的则有34.9%。仅16.6%的受访者表示应用数量增加。
而实际需求是促使用户下载应用最主要的因素。报告表示:45.5%的用户认为“现有应用够用”致使他们减少应用下载,它的比例为所有因素中的最高。由于“懒得折腾”而导致应用下载量降低的用户同样不少,其比例为42.3%。
随着用户尝鲜欲望降低、现有应用不断满足其需求,用户的应用下载量开始出现降低。在这种背景下,预装重要性越发凸显。
三、预装产业链大起底:巨头垄断、价格上扬
从政策层面分析,打压雷声大雨点小;从用户层面分析,软件需求减弱,重要性越发凸显。那对于CP来说看似不妨一试的预装市场背后产业链条到底是如何的呢?手游那点事整理了网上关于预装产业链的相关内容。
1.预装类型
1)手机生产组成及可预装空间
芯片商:展讯,MTK,高通等。
中华酷联已经收回预装权限,其他不强势的品牌手机兴许还有切入机会。但如果能搞定芯片商,那就是亿级的用户涌入,预装在芯片里的APP是卸不掉的。
方案商:龙旗、华勤、豪成等
国内几大方案商:龙旗、华勤、豪成、天奕达、优思。其中豪成和天奕达都有第三方量,可以做小品牌手机预装;有一阵子,部分4G的量基本都是高通的芯片+优思的方案,也很可观。随着厂商的运作越来越规范化,方案商现在也没有预装权限了,但他们保留了发PUSH的权限。
厂商:中华酷联,OV小魅(oppo、vivo、小米、魅族)等等目前中华酷联已经很强势了,预装权限收回已经市场化形成规范合作模式。OV小魅相对干净,因为都是自有渠道销售,从厂商层面切入也不是有钱就能上的节奏。比如小米似乎只有雷军系的产品才有可能被预装。貌似现在不一样了。
2)手机分销阶段及可预装空间
国代:天音(三星华为联想的中低端手机为主)、爱施德(三星高端手机),普天太力,中邮普泰(刷不了),酷人。
省代:这一层是鼎开、酷乐。帆悦这种国内刷机商开始介入的地方销售门店:苏宁国美这些,也都有有心人在做这类渠道的资源整合以上三个销售阶段是手机预装的主战场,一层刷完一层再刷,有的刷rom有的刷root,有的可以做到刷进去就无法卸载,有的只是假惺惺做个安装,水其实还是比较深的。
3)运营商渠道预装
运营商渠道也是不可小觑的一块线下市场,大量的手机从营业厅被分发出去,触角网络深入全国各角落,三四五线城市、县城、村庄……那怎样可以切入到运营商层面的预装呢?顺着他们强KPI指向的工作模式,所以产生了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那些“免流量”APP或专区。
具体方式我不是非常了解,就不乱说了。猜想大约是:买你流量帮你冲KPI,置换预装资源。
2.预装操作方式
刷机商的操作方式只有中兴、华为、百度、腾讯这样的大公司才有可能养起一个专门切预装切运营商的团队。但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许多创业团队长势喜人,大把的钱融进来急着花出去抢占市场份额,挖人没那么容易,也没时间自己培养,所以像鼎开、大唐这样的刷机商在短短一两年间迅速壮大。外表看起来很光线,但实际情况是竞争也很激烈,刷机商互相刷对方的机器,或者合作伙伴有上下游的关系,出现重复刷,很多都是亏本在铺渠道,成本倒是一再上涨,这是预装渠道的单价从开始的0.6涨到现在1.5-2元的原因。
刷机商的切入点一般在省地市承包商;自由市场(如水货或运营商渠道流出的机器);炒货商(类似于手机期货,利用市场价差赚钱)以及地市运营商。他们采用包机模式批发,一般8-10元起/台手机。
上游对接APP,下游搞定终端,做的是中间生意。他们的触手也很广,前些年走私水货据说接洽阵仗和电影里毒品交易接头场景没二样,像魅族小米这样自己控制渠道的品牌,也会在自由流通市场有空可钻。
目前国内有鼎开、酷乐、帆悦、神龙、掌星立意五大刷机商。
3.预装的成本与效果
1)平均每天安卓手机出货量在100W,刷机市场能占到20%的市场份额,也就是20万台;2)工具类应用的激活率比较高,安全类的100%,只要有开机自启动的功能都可以80%以上的激活转化;3)装机0.4-0.8元/个:装上了就算钱,不包到达;到达1-2元/个:装上了,打开算达到(科普:之所以用到达模式,是因为装机模式cp不喜欢,激活模式渠道不喜欢,到达模式皆大欢喜)。
四、预装更为适合棋牌类、休闲类手游
预装虽然是一个好的推广手段,但是预装应用的激活率和其应用属性和使用者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是以企鹅智酷的数据为例,随着用户年龄的增长,其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应用的比例逐步降低,而使用预装软件的比例逐步增加。此外,工具类产品的激活率也会比一般应用的激活率。此外,预装合作门槛较高:需要预付全款,最低十万量起装,就是说一次投入至少在15-20万左右,对初创产品来说不是小钱。就上述特点,手游那点事对于想要进行预装推广的从业者有一下建议:
1.工具类、新闻类软件的激活率更高,不建议细分领域的软件利用预装进行推广;2.针对中老年人的休闲、棋牌手游比中重度手游更值得进行预装;3.由于线下预装具有见效慢、难以控制激活用户成本以及合作门槛高等缺点,不建议初创团队进行预装。
4.根据不同手机厂商进行预装,现阶段市场上厂商都有其各自的定位,例如vivo、oppo品牌定位在年轻、活力,小米的品牌定位在于发烧等。想利用预装进行推广的CP们一定要根据自身App的特性选择正确的终端进行预装,才能事半功倍。
手游那点事原创,产业链部分内容参考 “汤圆创作”APP市场总监grace《在深度了解APP线下预装市场后,整个人又惆怅了》,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