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客栈今日报道(2015.07.28)7月24日,由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第四届“动漫北京”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今年的“动漫北京”新增“知识产权授权洽谈”活动,并正式启动“动漫游戏版权交易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当日下午,以“万众创新、跨界共融”为主题的“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论坛”集结光宇在线总裁宋洋、青青树创始人匡宇奇、掌上明珠CEO武春雷等多位大佬,就跨界融合、自主研发、文化产业的引进与输出等热门话题进行交流研讨。
大会开幕三天之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关宇公布:“北京去年动漫游戏产业的销售收入高达372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国的电影票房收入,占比超全国三分之一,而今年上半年北京市的动漫游戏产业依然保持高速的发展态势!”372亿元销售收入,99%来自游戏,其中,手机端带来的游戏收入增速最快,超过一百亿元。数据显示,北京地区每天近1000万人次坐地铁出行,平均时间为52分钟,其中约有800万人使用智能手机,而人们在地铁上用智能手机玩游戏的时间占到43%。
一方面是游戏产业作为主角搬上舞台,另一方面是游戏作为IP推广的新方式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游戏是国漫转型方向之一
青青树动画的创始人之一匡宇奇在会上就讲述了23年以前五个门外汉因为喜欢动漫走到一“2000年,终于有了这个机会,就是《魁拔》,作为系列动画一出就是三部。之后我们也把运营重点从IP制造转到将IP应用推广。使得《魁拔》有了中国剧,游戏,图书动漫,以及相关的延伸产品……最开始做魁拔只是一个测试性项目,但是到了现在一做就是七年。”无线网络在发展,创作者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学会创作内容,但是在新的时代,互联网让观众,让创作者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带给了我们很多思考。
“以前,观众和创作者之间离得很远,现在观众与创作者直接互动,让观众真正参与进来,对创作者来说,如果跟不上观众需求,再美好的想法也是难以接地气的。”匡宇奇表示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机会,青青树才有了后续想法——全触点IP。“动漫行业想要与游戏合作,除了价值转换还要研究‘IP是怎么火起来的’。一方面,动漫产品本身的长度和精度是基础;另一方面,观众的互动,参与到创作中的积极性是最重要的。”全触点IP需求,即小说,动漫,游戏体验通过各种手段与观众接触之后形成反馈,这样IP就形成了一定“精度”,才会受到观众喜欢。全触点IP的运作过程,是以创作以及创作强度为核心,通过粉丝认知、反馈,之后通过游戏和电影完成延续。
对于这些中国动漫的前辈来说,游戏让国漫以一种新的方式延续下去。
游戏反推 ,为IP增温
关宇透露,如今几乎每天都有一家新的动漫游戏产业公司注册成立。抛开数量的飞速增长,最为动漫游戏产业公司看重的,还是IP。蓝港在线开发的3D手游《十万个冷笑话》,2015年3月18日上线,首月每日平均活跃人数就达到了100万人。其副总裁王世颖介绍,《十万个冷笑话》视频积累了大量的人气,但海量点击率并没有转化成利润,“我们很早就买下了《十万个冷笑话》的IP,并在在地铁站、公交站和高校投入广告,因此一下子提升了大家对这款游戏的关注,游戏上线第一天的流水就达到300万元。”王世颖说,拥有IP,更要用好优质的IP资源,“我们在买下《后宫甄嬛传》的IP后,在游戏开发阶段,特地请来了电视剧的原班配音,并请《甄嬛传画册》的作者进行美术方面的把关。”
IP大热带动游戏成绩,但是一款优质的游戏,反之也会掀起一番浪潮,再一次引起人们对IP以及周边产品的关注。不得不说,动漫和游戏演绎的哲学大片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