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左一山
2015年的CHINAJOY又风风火火的结束了,这场游戏行业的盛宴有的人在各种会场里谈成了合作,有的人在麻辣的龙虾局里结实了新人脉,当然也有人换了几千张名片回来谁也不认识。本文内容多为笔者这几天在CJ的所见所闻,文章可能不像别人家的感悟一样耐人寻味,但却都是发生在上海的真人真事。
首先,让我们从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佬们说起吧。
你自以为已经很拼了?不,最拼命的人不是员工而是老板
创业起点高但不敢一丝松懈的天赐老板于贤文:对于很多创业公司来说,天赐的创业起点可以用“梦幻”来形容,不管是天赐创业团队本身在游戏圈中的实力还是华谊兄弟与博派资本在各自领域中的地位都是让人羡慕的。但于老板依然没有任何放松的意思,在29日晚上天赐的酒会上,他是最忙碌的人,不仅要招待朋友还要洽谈各种合作,还要忙着阻止笔者发朋友圈(重磅IP消息于老板不让公布)。事后笔者与天赐的朋友闲聊,才得知天赐当天的酒会,接近一半的大佬是于老板亲自邀请来的。朋友调侃的反问了一句“不然你以为今天你是怎么认识那么多大佬的?”
本段的最后,转发一句于老板在朋友圈里的话:今年我们CJ的变化之一,没吃小龙虾,没有喝大酒,一直在见人。
风一样的男子,游戏陀螺创始人余文峰:一直很佩服余文峰的战略眼光和胆识,游戏陀螺算是在手游浪潮下异军突起的产业媒体,而此之后不断有创业媒体团队纷纷效仿余老板的做法。和余文峰的“相识”也是在天赐的酒会上,笔者尝试三次“搭讪”才和这位余老板搭上话,原因无他,找他的人太多,据笔者观察,他每驻足一个地方或者每在一张桌子上坐下都是与人攀谈相关合作。而笔者与他互换名片之后还没说上几句话他就又马上被另一伙人“劫走”,自此天赐的酒会上再也没有见过余老板的踪影。
余文峰在游戏圈里是出了名的风一样的男子,所到之处必有业务可聊,聊完之后就马上奔赴下一个地点。
在展会现场亲力亲为的微软大佬谢恩伟:在会场XBOX展区偶遇了微软的谢老大(微软大中华区开发工具及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国内主机刚刚解禁,微软和索尼都很看重这次CJ展会。微软这边展台谢老大亲自坐镇,在得知笔者的来意之后非常热情并且认真的向笔者介绍了展区内的各种游戏,尤其是重点介绍了即将发布的多款国产游戏。这种大佬在展会现场还能亲力亲为的做事风格,值得尊重也值得我们学习。
带病工作但依然富有激情的热酷CEO刘勇:31号中午刘总面容憔悴但依然保持笑容的走到笔者面前接受采访,连他自己都数不清这是今天第几次采访了。在此之前,热酷的工作人员已经跟笔者再三叮嘱,昨晚刘总生病今天依然没有好,请加快采访速度。所以在笔者的心中,这次采访也不过是个过场的工作,但没有想到的是,笔者挑头聊了一个手游电竞的话题之后刘总显得非常兴奋,并拿出手机现场进行了一局《超神战记》的游戏演示,对于手游电竞和MOBA手游未来发展的话题我们深入探讨了很久,以至于早已忘记本来的采访主题。
说刘总带病却依然很有激情,是因为演示游戏的时候他完全不像一个游戏公司的老板,更像一个真实的游戏玩家,玩的认真玩的开心!
“求知欲”强烈的霸下CEO陈仲达:霸下游戏主营智能电视游戏业务和陈总的相遇是在黄浦江边的一个酒会上,就着东方明珠的夜景我们对游戏行业的未来发展畅所欲言。白天已经跑了三场发布会的陈总在晚上依然不忘从笔者这里获取更多的行业信息,从手游的市场推广到端游的产品制作,再到国产游戏登录主机平台的现状以及智能电视游戏同行们的CJ动态,陈总都在尽可能多的信息。
做为一个CEO,陈总对行业信息的求知欲比我一个行业记者还要强烈很多,这确实是让笔者有些自愧不如。
三种不同的人,三种不同的方式,但他们都是跑出新人脉的优秀员工
所谓什么样的老大带什么样的兵,天赐的于贤文各种跑人脉,而他手下的商务也是在B TO B馆频繁出现,笔者这三天都会抽空进入B馆,几乎每天都要和天赐的两位商务同学偶遇。他们不是在看新产品就是和CP介绍自己的公司,笔者已经自认在B馆中跑遍了绝大部分展台,但是和天赐的同学聊天时发现他们在B馆中的收获远大于我。这就是第一种人。
第二种人更擅长在饭桌上积累人脉,酒过三巡小龙虾下肚,本来三五个出来吃饭的好友忽然变成了十几个人在一起海聊,再过一会已经让老板加桌变成了三十人的大场面。这是CJ期间的真实故事,可能大部分人觉得这种局吃过就过了,就算认识了人也不会记得人家是做啥的。 而欢动游戏的商务第二天马上就跑到场馆中和饭局上认识的新朋友攀谈起了业务合作,饭局是为了结实新朋友,而新朋友如何开展成合作伙伴这将是一个合格商务的必修课。
中国有句成语叫守株待兔,同方云次元正在开展媒体关系,所以市场部的同学约了很多媒体到展台体验新产品。但是,熟悉媒体的朋友一定知道,我们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约的场馆9点见下午能出现就不错了。所以在笔者来到同方展台的时候这位同学正在吃奥利奥代替午饭,不能离开展台吃饭因为随时会有约过的媒体过来拜访。尽可能多的与业务联系人进行当面交流是双方快速建立信任关系的最好方法,这就是第三种人的做事方式。
混日子总会到头的 最后说说见到的几位CJ酱油君
有一种人叫“会虫”,不管是什么会,不管这个会跟他有没有关系,他都会出现,并且任务只有一个就是换名片,当然他也不会关心你是做什么的,因为那不是他的任务。
今年见到的第一只会虫是在嘉里中心的露天平台上遇到的一位目测近40岁做创投的大姐,还算敬业的介绍了自己是做什么的,然后互相换了名片,当然她一定不记得我们是做什么的,因为10分钟的时间里她来来回回跟我们换了三次名片。这个人让笔者非常感慨,原来创投圈里也有这么不专业的会虫。
说完别人的圈子再说说我们游戏圈,在梦城互动的发布会上,一位小哥从会场的最后一排开始换名片一直换到了第一排。说的话很简单“你好,换张名片认识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大哥您好歹介绍下自己是干嘛的或者问问我们是干嘛的行吗?贵公司的KPI一定是考核每天换了多少张新名片吧?
最后说说场馆里的故事吧,在一家CP公司的展台换名片,一位女商务出来接待。我说我是媒体,想认识下你们市场的人或者和媒体对接的人,商务妹子说找她就可以了。OK,业务对口,可以聊聊吧? 然后笔者把自己媒体核心内容做了简单介绍,妹子一脸迷茫的问“你们是渠道?还是平台?能换量吗?”,妹子我在这里再跟你说一次,我们是媒体,游戏产业媒体!
结语:2015年的CJ已经结束,有的人满载收货而归,有的人在这里茁壮成长,而有的人收货了千张名片却可能连自己是做什么的都还没弄清楚。坚持看到最后的你,又是这里的哪一类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