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化思维已死 2016年手游重度化发展三大趋势
当前位置 :首页>厂商新闻>返回
时间:2015-09-08 编辑: 来源:

  移动游戏为游戏业带来了更多元化的用户,也在2015年上半年贡献了209.3亿元的中国市场收入。但在游戏多屏竞争拉动规模增长的时候,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摆在面前:手游资本运作正从狂热回归理性,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回跌,潜在用户规模缩小——移动游戏市场正在失去红利而走向饱和。

  在这样的背景下,游戏产业开始实现根本性的转变:玩家群体核心化,产品开发越来越依赖技术创新而生存。在这个过程中,希望通过轻度化设计思维,而非创新,企图让游戏覆盖更多用户群体,以博取商业价值实现的产品已经几乎难以立足。为此,我们整理了未来手游开发重度化的三大趋势,希望为从业者找到更加清晰的发展视角:

  图1.jpg

  开发趋势:小作坊与“纯手游”不再 轻度化思维淘汰

  数据显示,2014年AppStore畅销榜TOP5产品获得70%的总收入,TOP15产品获得93%的总收入。手游行业逐步呈现寡头竞争的局面,手游投入成本逐年增高,留给市场中作坊式小团队成功的机会窗口正在快速缩减。

  普遍认为,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纯手游”的开发思路将很快被淘汰,而通常被认为是“纯手游”的产品具有以下特点:1.苛刻的兼容标准:适配中低端智能手机的网络环境、屏幕、内存和计算性能。2.极度有限的开发成本:预算<2000万,团队<50人,开发周期<18个月,客户端<200M。3.只做减法的设计思路:端游做减法,异步交互为主,无实时交互必要。

  可以预见的是,“轻度化”、“碎片化”、“小团队”、“快速迭代”这样的形容词正在飞快地远离业界主流,重度化、互动性、操作性将是2016年手游行业新的方针与原则。这一点从2015年集中爆发的手游MOBA趋势便可以看出,而RPG类手游中各种“打着MMO旗号玩卡牌”的简易纯玩数值开发套路也早已不再吃香。

  玩法趋势:自动化与观影式游戏体验迅速消亡

  从页游时代到手游时代,由于玩家人群的拓展和设备的限制,游戏中的很多操作没有办法达成,从而给了游戏自动化崛起的契机。但随着设备的升级与玩法的快速挖掘,无脑式的游戏方法正成为被诟病的对象。

  从《我叫MT》到《刀塔传奇》,卡牌时代的每一款代表作出现,都伴随着对游戏战斗体验的进化和升级,让玩家更多地参与到游戏局势判断和策略制定的过程中,但这些游戏还远谈不上脱离自动战斗。而到了RPG手游时代,“观影式”游戏体验的阴影仍未消散,错将“简单”的设计初衷变成纯“展示”过程的游戏设计者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核心玩家流失。

  图2.jpg

  值得欣慰的是,一些游戏正尝试将策略性和协作性放入手游的战斗和技能设计中。巨人移动旗下的《武极天下》手游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在参考PC端MMOPRG游戏技能设计的相生相克与职业平衡之外,《武极》甚至加入了MOBA类游戏连招输出的创意,使得游戏的技能与战斗在可选择性与可操作性上站上了一个新的标准。

  同时,有别于绝大多数堆砌数值比拼的同类RPG游戏,《武极天下》中的秘境玩法相比其他手游有着更强的互动性,不仅仅是无脑推图,而是对玩家间的操作与配合都很有讲究,这其中投入的开发难度与大胆创新,被认为是突破RPG类手游行业壁垒的一个重要举措。

  技术趋势:云端技术或许是手游走向重度的最佳答案

  移动端设备性能发展迅速,但终究摆脱不了硬件本身物理边界的限制,手机或许永远赶不上桌面电脑与游戏主机的进步。但正如前文所述,手游平台的重度化趋势愈演愈烈,或许有一天,智能手机的性能就再也承载不了游戏对设备配置的要求。

  基于云端的游戏被认为是手机游戏走向重度化的一个最近答案。早在2013年或更早,就有不少像Onlive、G-cluster与Gaikai这样的云端游戏技术面向商用,到了2014年,NCsoft公司的已经可以实现在手机上玩到云端版本的《天堂·永恒》,而2015年,SE公司也开始在iOS与Android上提供云技术实现的《最终幻想13》。

  图3.jpg


2月微信小游戏百强榜

《神隐之子》挖掘赛道亮点

摔角游戏买量观察

健康游戏忠告:抵制不良游戏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

京ICP备15024595号-1

游戏客栈 游戏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