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客栈今日报道(2015.10.12)2015年9月11日,记者发布了《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报告分析了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的市场现状、应用客户、典型厂商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以下为报告完整版:
研究背景
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定义:即手机间通过工具相互传输数字内容,包括应用、音乐、视频、照片以及其他任何格式的文件。
早在功能机时代,用户已开始通过红外、蓝牙、SD卡复制等手段互相传输数字内容,但操作体验较差,传输不稳定等问题一直存在,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及大屏手机比例增高,手机上各种数字内容体积也越来越大,而国内3G、4G在3、4线城市的普及率还不高,上网资费也较贵,智能手机时代的数字内容传输需求越来越强烈,去中心化内容分发类应用应运而生。去中心化内容分发类应用不仅在传输速度及传输稳定性上做出了优化,更是增加了多人群传、应用传输等新功能,为智能手机间传输带来了革命性变革。到2014年,国内去中心化内容分发类应用使用人群达到3亿人,到2018年该市场将达到5亿人。
本报告主要针对国内去中心化内容分发类应用市场进行研究,包括市场现状、厂商竞争格局等,此外还对国内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研究范畴
本报告涉及的关键字为:去中心化内容分发。
本报告研究领域:去中心化内容分发类应用。
本报告涉及的厂商包括:快牙、茄子快传、闪传等厂商。
本报告研究的国家和区域主要包括:中国、伊朗、印度等国家。
研究方法
本报告主要通过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市场的一手和二手信息得到相关结论。
报告中的一手数据和信息主要有两个来源:
第一个来源,通过记者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市场固定样本组等渠道获得的相关业务经营数据。
第二个来源,记者采用深度访谈的方式和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市场价值链各环节的资深人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易观发现
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市场经历探索期,即将进入市场启动期,整体宏观环境形成促进作用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虽然增长速度放缓,但是对于用户的使用习惯仍然在持续扩大。各大APP厂商、互联网企业以及终端制造企业在移动互联网入口争夺战中仍然做着持续性的资金投入。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人手一台智能机的时代已到来,同时智能手机作为用户最常使用的电子产品,智能手机上保留着用户大量的内容,鉴于国内上网资费的居高不小,用户基本不会通过运营商网络下载或传输大容量文件,因此用户间通过其他途径传输内容成为了切实的需求。
手机跨平台传输障碍重重,去中心化内容分发产品快速发展
智能终端普及让移动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起到日趋重要的作用,无论购物、社交、办公等都离不开移动互联网。但是,由于操作系统平台差异、多终端多类型等门槛存在,用户很难进行快速、多人的跨平台分享。即便国内正在快速普及3G乃至4G,目前流量资费仍很高昂,且受限制较多。用户依旧难以方便地使用移动网络进行文件分享。因此,去中心化内容分发产品以高速分享及免流量为市场切入点,是一个比较切中痛点需求的做法,而通过点对点的传输,极易快速传播。
游戏、社交等新功能将增加去中心化内容分发产品使用场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手机游戏已经成为人们消遣时间的首选。手机便携性、移动性的特征更能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玩游戏的需求,用户利用排队、等车的时间进行游戏,手机游戏碎片化的特性凸显。目前用户最期待的是不消耗流量,还能与伙伴们共同互动的手机游戏。未来内容传输类工具或将能够提供一个0流量手机同款游戏的多人互动平台。同时借助于内容传输类工具的Wi-Fi热点搜索的特点,进行附近的用户搜索,通过相互交流从而实现0流量传递自己需要的软件。
1 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市场现状分析
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定义:即手机间通过工具相互传输数字内容,包括应用、音乐、视频、照片以及其他任何格式的文件。
1.1 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市场用户规模预测
根据Analysys数据显示,预计2015年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用户规模将达到1.98亿,较2014年增长113.0%。预计2017年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用户规模将在3.18亿左右,整体市场处于高速发展期。
1.2 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市场月活跃用户
根据Analysys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市场排在市场前三名的为快牙、茄子快传和闪传,其平均月活跃用户数分别为2207.7万、1077.8万和516.9万。
根据Analysys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市场排在市场前三名的为快牙、茄子快传和闪传,其平均月启动次数分别为15546.2万次、2832.8万次和1765.2万次。
根据Analysys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市场排在市场前三名的为快牙、茄子快传和闪传,其平均月使用时长分别为304.6万小时、34.9万小时和23.9万小时。
1.3 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宏观刺激因素分析
智能手机快速发展,而运营商数据资费居高不下
根据Analysys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销量达到4.2亿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未来几年的增长速率将会下降,主要由于智能手机已成为大众化的设备,市场进入成熟阶段,整体大陆市场的智能手机保有量在2014年达到6.3亿部。未来智能手机的销量将主要来自于用户更换新机,市场空间将逐步收窄。
Analysys分析认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虽然增长速度放缓,但是对于用户的使用习惯仍然在持续扩大。各大APP厂商、互联网企业以及终端制造企业在移动互联网入口争夺战中仍然做着持续性的资金投入。未来智能手机之间的竞争比拼的更主要的是软件产品、平台服务和生态系统,因此智能手机无论是在个人终端设备系列还是家庭互联网设备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人手一台智能机的时代已到来,同时智能手机作为用户最常使用的电子产品,智能手机上保留着用户大量的内容,鉴于国内上网资费的居高不小,用户基本不会通过运营商网络下载或传输大容量文件,因此用户间通过其他途径传输内容成为了切实的需求。
1.4 信息爆炸时代下用户更相信熟人推荐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迅速普及,让信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以往用户为了去了解一个应用、一首音乐、一部视频,基本会选择上网搜索相关新闻或评论,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论调的新闻或评论,信息量呈海量级地涌现,每个人每天都在超负荷承载着。但信息泥沙俱下,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被大量垃圾信息所淹没,用户需要通过自己的判断和筛选来挖掘自己需要的信息,但懂得如何挖掘信息的用户在少数,于是,从购物消费,到内容选择,来自熟人的推荐或评价已经取代网络推荐及专家评价成为大多数人选择一款产品的第一判断依据。
1.5 传统的应用商店模式不足以满足用户下载应用的需求
在传统的应用商店模式下,用户的内容发现和获取存在严重割裂。当用户得知一款想要下载的应用后,用户先考虑一系列限制条件,包括有无网络、安装包大小、传输耗时等等。当用户在时间、地点上满足限制条件后,才能去应用商店选取特定关键词做搜索、下载和安装,内容传播和下载分出现了分割。这种情况既损害用户体验,也使内容从“传播”到“下载”的转化率受到抑制。
2 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应用用户分析
2.1 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应用用户画像
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类应用男女比例分别为73%,27%。明显男性用户用传输工具远远高于女性用户。
2015年上半年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应用用户明显呈现低龄化特征。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应用绝大部分用户集中在24岁及以下年龄段,占比达83%,24岁以下处于接触新鲜事物的初期和中期,这年龄段的人群基本处于学生人群,对手机图片、文件、电影、游戏等相内容能有强烈需求,但经济条件不充足,从而呈现出了低龄年轻化的特征。
在地域结构方面,一线城市的用户占比并不高;省会、乡镇、地级市等地方的用户比较集中。这些地域在移动网络覆盖相对比较薄弱,Wi-Fi使用率相对较低。因此更需要像快牙、茄子快传等这类免流量的内容传输工具。
在学历结构方面,使用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应用的用户学历分布以初中和高中为主,高中及其以下的用户占比占据整体的80%以上。这些人群使用Wi-Fi以及移动互联网网络相对比较薄弱。
在职业结构方面,使用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应用用户中,学生用户高占62.84%之多。年轻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并且凭借着工具的经济以及快捷的传输方式更能受到学生用户的青睐。
在月收入结构方面,1000元以下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应用用户占比高达72%,该类工具能够在屌丝群体中如此受欢迎,从而也进一步证明了利用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应用可以节约流量成本提高传输速度。
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应用的用户遍布全球,中国成为最大用户高达76.4%。海外用户主要分布在互联网发展落后、缺少版权保护机制的地区, 8.3%来自伊朗,而发达国家网络普及比较广泛,使用该工具的人数频率并不突出。
在用户系统方面,使用内容传输类工具的用户仍有一部分用的安卓4.0以下版本的操作系统的手机。随着智能机的普及价格也随之降低,绝大部分的用户使用安卓4.0版本以上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从使用操作系统比例来看,使用廉价手机以及老机型的用户更钟爱于使用这种免流量内容传输类工具。
在用户手机厂家分布方面,目前使用内容传输类工具的用户使用的智能机排名与中国手机市场智能机品牌结构相似。
综上所述,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应用的用户特征是“85后男性青年、收入偏低、生活在省会及以下城市的学生用户”。这些用户一般将手机视为第一重要的工具,且这些用户部分没有PC等其他设备,生活、娱乐、社交、游戏等功能都通过手机实现,是中国互联网数量最大的群体。
2.2 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应用用户行为画像
根据用户传输数据频次行为比例分析,使用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应用传输数据频次5次以下的占比达38.55%以上,传输频次在100次以上占到17.13%。
内容传输类别更加多样性,主要传输类别是图片、音乐、视频、应用等内容。这些内容都具有文件相对较小方便及时传递等特点。
使用去中心化内容分发类应用主要以Wi-Fi和Mobile为主,其中在Wi-Fi环境下使用的用户略高一些,占到51.90%。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对大文件传输的需求逐渐减弱,应用、照片、音乐、文档等文件大小一般都处于300M以下。
用户使用行为时间分布方面,使用内容传输类的工具的用户在17:00-22:00点相对比较集中。用户们一般情况都在下班闲暇、晚饭、聚会等相对家人朋友集中的时间段内进行内容传输的使用习惯。
3 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行业分析
3.1 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市场发展历程及市场现状
根据Analysys的AMC模型来判断,目前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市场正处于市场启动期阶段。在2012年时,快牙和茄子快传上市开启了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市场的大门。
发展至2015年,经过2年多快速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快牙开始发力海外市场,争夺更多的用户,同时还推出近景互动手游,在产品上进行创新,增加用户使用场景。现阶段是各厂商跑马圈地的时候,未来发展仍然会经历一段漫长的时间。
Analysys分析认为,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市场的发展在初期会有较快的发展,因为此类具有传输功能的应用早期通过用户互传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基础用户。但是由于产品功能的单一和商业模式的不成熟,厂商需要进行多方向的尝试和摸索。
4 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市场典型厂商分析
4.1 快牙
4.1.1 公司简介
快牙成立于2012年6月,通过重写手机系统自带的热点协议,允许用户在不联网、不走流量的情况下与身边人点对点分享手机内容。在中国Wi-Fi网络普及率不高,移动网络的资费相对较高,安卓用户群体庞大的时代,快牙迅速在学生、低收入人群中风靡,并被称之为“屌丝神器”。经过3年的发展,快牙在高收入人群和都市白领群体中也迅速传播,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目前用户量已突破3亿。
4.1.2 产品介绍
快牙安卓版功能丰富,特别是在游戏领域,自主研发的互动游戏在快牙app上得到较好推广。
4.1.3 SWOT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到,快牙的优势主要在于用户数量多,并在海外市场已有一定的市场;产品功能丰富,传输、游戏都有涉及,其中在互动游戏方面优势较大;支持设备多,快牙在PC、手机、平板等设备都可进行共享文件;营销推广能力强,弹幕广告、微社区红包等体现出快牙在营销推广上的较强能力。而劣势却在于进军游戏等领域,使得团队人才需求较大,自身团队建设有待加强。主要机会在于互动游戏市场仍较大;移动设备市场大各种设备增加,对内容传输软件的需求增加。其挑战主要在于内容传输市场受到其他领域产品的间接竞争,QQ微信等社交软件,百度云微云等云端存储软件,应用宝360手机助手等应用市场及管理类软件等,使得传输更加便捷,对快速传输类软件形成间接竞争。
4.2 茄子快传
4.2.1 公司简介
茄子快传是联想集团推出的一款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应用,通过手机之间自动建立的直通的数据传输通路,实现了在没有外部WiFI网络或电话网络的情况下都可以高速收发数据。
4.2.2 产品介绍
茄子快传将联想清理大师的快速清理功能内置于app中;同时注重联想账号的推广与使用。
4.2.3 SWOT分析
茄子快传主要优势在于产品在联想大公司背景之下,受到联想的一定支持;技术实力强;交互体验较好;用户数量大;支持设备多。劣势主要在于现有功能较少,在游戏等领域尚无优势;对账号系统强调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验;PC端软件体验不佳,出现茄子快传PC版直接安装及默认存储在C盘等影响用户体验的设计;机会在于移动设备市场大各种设备增加,快速传输的需求较大。挑战主要在于内容传输市场受到其他领域产品的间接竞争。
4.3 闪传
4.3.1 公司简介
闪传是致力于提供安卓手机间的传输服务,支持音乐、视频、图片等文档的高速海量数据传输,北京安奇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旗下产品还有安豆苗、闪播等。
4.3.2 产品介绍
闪传除了传统的手机间传输功能以外,在Web端增加了拖拽传输、手机文件管理等功能。
4.3.3 SWOT分析
闪传主要优势在于其软件设计简洁,操作轻便。而劣势在于闪传支持设备不多,特别是没有PC软件版,同时存在知名度较低,用户量少以及功能较少等。机会在于移动设备增加,快速传输的需求较大。挑战在于内容传输市场受到其他领域产品的间接竞争。
5 中国去中心化内容分发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内容传输类工具市场正处于快速崛起阶段,随着智能机的普及以及手机用户体验不断提高,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传输文件的需求逐步扩大。现在内容传输类工具市场主要由快牙、茄子快传、闪传工具引领整个市场。
5.1 社会化分发促进应用分发
随着智能手机用户增速逐渐放缓,传统应用商店类型的分发模式进入低增长期,在未来以微信、快牙为代表的社会化分发模式将成为应用分发新的增长点。
微信、快牙等应用内用户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交关系,用户基于应用传递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内容,现如今下载应用,来自熟人的推荐或评价已经取代网络推荐及专家评价成为大多数人选择一款产品的第一判断依据,在社会化分发模式下,用户同时扮演应用的消费者和分发者,同时用户也是优质资源的决定者,微信、快牙等应用则作为二次应用分发的渠道,以社会法分发的模式为传统应用商店导流。
与其他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使用户获取应用信息的方式在应用商店之外增加来自社交层面的推介,从而带动移动应用的发现、下载与使用。
5.2 搭建0流量的手游互动平台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手机游戏,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沉浸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还可以随时随地抢购自己喜欢的装备或宠物,随时随身携带。手机游戏已经成为人们消遣时间的首选。手机便携性、移动性的特征更能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玩游戏的需求,用户利用排队、等车的时间进行游戏,手机游戏碎片化的特性凸显。
目前用户最期待的是不消耗流量,还能与伙伴们共同互动的手机游戏。这正是手机游戏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弊端。手机游戏与PC端游戏相比,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由手机自身特性决定的,手机不能长时间供电制约了用户玩游戏,而耗费流量又使用户不敢玩游戏。好友对战、分享信息等功能也是用户们所热切期待的。
未来内容传输类工具或将能够提供一个0流量手机同款游戏的多人互动平台。这样可以是用户在没有网络以及局域网络的情况下,利用手机内置的Wifi热点功能进行创建局域网络,从而实现多人互动对战一款游戏。
5.3 内容传输类工具未来的社交化发展
软件社交化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诸如微软,Saleforce、等国际知名大软件厂商都纷纷着手做着社交化转型。 在细分垂直领域,游戏、B2C、O2O、工具类等等也都做着社交化改进。
然而,作为新崛起的内容传输类工具软件,在市场上受众相对较为局限并且少有社交化渗透。软件社交化分两类:第一类本身集合SNS社区功能、即时通讯功能、个人讯息发布等部分功能,第二类则是依托平台类:如微博、微信等,实现软件内容的互动互取。实现个人社交网络上的内容同步。
未来内容传输类工具可向社交化发展,随着软件进一步优化升级和用户数量不断升高,在软件内进行用户沟通交流成为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