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客栈今日报道(2015.10.14)2015年转眼已经过去大半,在前三个季度中日本手游厂商依旧保持着较高的新品上线速度,但从榜单整体来看已略显固化,56%的产品已经上线超过1年,22%的游戏上线更是超过2年。相较国内火爆的动漫类IP,日本的玩家似乎对此并不感冒,游戏IP改变的产品远高于动漫类的,再次之中SE更是继承了BNE的IP大厂名头,高收入产品都是游戏类IP作品。对比日本榜单来看,女性向游戏有崛起的态势,在这之中“idol”题材的作品成为了新的爆点。
下面是GameLook整理截至10月12日日本地区iOS游戏类畅销榜TOP50的产品上线时间以及发行商信息汇总。(数据来源:App annie榜单数据)
畅销榜排名游戏名称上架时间发行商游戏类型
NO.1怪物弹珠23个月mixi物理弹珠
NO.2智龙迷城43个月GungHo转珠+卡牌
NO.3迪士尼TsumuTsumu20个月Line消除
NO.4白猫计划14个月COLOPLARPG
NO.5偶像大师灰姑娘1个月BNE音乐
NO.6LoveLive!29个月Klab音乐
NO.7战争游戏26个月MachineZone策略
NO.8战国炎舞29个月Sumzap卡牌
NO.9LINE PokoPoko13个月Line消除
NO.10宏蓝幻想16个月CygamesRPG
NO.11最终幻想记录者12个月DeNARPG
NO.12魔法师与黑猫维兹29个月COLOPL卡牌RPG
NO.13乖离性百万亚瑟王10个月SE卡牌RPG
NO.14部落冲突38个月Supercell策略
NO.15实况棒球9个月KONAMI体育
NO.16剑与魔法的境界21个月MarvelousRPG
NO.17Fate/Grand order2个月AniplexRPG
NO.18龙珠Z爆裂大战7个月BNE消除
NO.19LINE Bubble 25个月Line消除
NO.20莫比乌斯最终幻想4个月SERPG
NO.21梦1006个月GCREST恋爱消除
NO.22最终幻想 大师不满1个月SEMMO
NO.23元素物语4个月CROOZ消除RPG
NO.24消灭都市15个月Wright Flyer跑酷
NO.25魔灵召唤16个月Com2uS卡牌RPG
NO.26LINE POP 211个月Line消除
NO.27偶像梦幻祭5个月乐元素养成
NO.28JOJO的奇妙冒险 星辰射手18个月BNE物理弹珠
NO.29漂移精灵22个月BNE赛车
NO.30实况俱乐部21个月KONAMI体育
NO.31怪物猎人 探险不满1个月CAPCOMARPG
NO.32LINE Rangers19个月Line塔防
NO.33阿瓦贝尔战纪30个月AsobimoMMO
NO.34不良道Joker20个月Applibot卡牌RPG
NO.35勇者斗恶龙 仙境之光20个月SERPG
NO.36钓鱼明星46个月GREE模拟钓鱼
NO.37列王的纷争15个月智明星通策略
NO.38暴走列传 单车之虎15个月Donuts单线RTS
NO.39职业棒球PRIDE41个月COLOPL体育
NO.40勇者前线27个月AlimRPG
NO.41龙族扑克28个月Asobism卡牌
NO.42城与龙8个月AsobismRTS
NO.43杀戮魅影10个月fuji&gumiSRPG
NO.44RAVEN不满1个月网石ARPG
NO.45王者天下 英雄系谱7个月DeNA策略
NO.46我与龙7个月IGNISRPG
NO.47火影 疾风乱舞2个月GREE跑酷+RPG
NO.48糖果消除10个月King消除
NO.49神圣天使 第二风纪委员11个月SEGA卡牌
NO.50协奏联盟11个月AteamRPG
红色代表上线不足半年的产品,蓝色为超过1年的产品
榜单略显固化 超过一半产品上榜超1年
整体来看,日本地区榜单已经呈现固化的态势,畅销榜Top50中,上线至今不满3个月的有6款游戏,其中只有3款作品不满1个月,在此之中《RAVEN》系本月登陆日本地区。
与之相对的是,榜单中56%的产品上线时间已经超过1年,22%的游戏更是已经上线超过两年。榜单前十位中,除了《偶像大师》外,上线时间全部超过1年。甚至还有像GREE旗下的《明星钓鱼》这种极端案例,上线至今已经超过46个月,这么长的寿命甚至已经超过绝大多数的主机游戏。
高收入产品分散 连续大成者寥寥
我们都知道日本手游市场二八现象非常严重,畅销榜前两名的产品,其说如占了整个盘子的三成,;第3到第10位加起来占总收入的两成左右;11名到50名合计占到约三成。但我们看榜单上高收入产品十分分散,一定意义上,除了COLOPL之外,少有连续成功的厂商。
在Top50中,产品最多的莫过于社交大厂Line,高收入产品数量达到5款;其次便是日本两大主机游戏大厂SE和BNE,分别有4款产品成功上榜;而COLOPL则选择多点开发,选择挖掘细分市场,收入榜Top50的3款产品分属3种不同的类型。
游戏类IP比重远高于动漫 SE夺得IP大厂的名头
从去年开始,一堆国内的CP都跑去日本买IP,将IP的价格吵到飞起。但我们仔细观察日本市场,虽然拥有着丰富的IP资源,但日本手游市场并不像我们预料地那么热衷于IP。榜单Top50中,只有不到1/3的产品拥有IP
16款作品带有IP,其中6款作品根据动漫作品改编,剩下10款都是根据游戏改编,其中还多为主机游戏IP,这与我们之前所说的日本手游看主机也不谋而合。我们刚才说BNE和SE各有4款产品上榜,值得注意的一点是,SE的4款手游全都是根据游戏类IP作品,除了《乖离性百万亚瑟王》是MA的正统续作外,另外3款作品都是根据《勇者斗恶龙》和《最终幻想》改编的。如果算上DeNA旗下的《最终幻想记录者》,榜单中前50中就有3款FF题材的手游。在此不由感叹一声,不愧是日本国民级的IP,但反过来说也不得不佩服SE啃老本的本事。
女性向游戏的比重有所提高 “idol”元素成爆点
此前有报告指出,移动游戏平台男女比例呈现出均衡态势,越来越多的女性用户开始接触手游,女性向手游已成为新的蓝海,这从日本的榜单中也能窥得一二。除了《梦100》、《偶像梦幻祭》这种纯女性向手游外,轻度休闲类游戏的比重也有所上升。除此之外,诸如“爱生活”、“爱马仕”这些音乐类手游也有崛起的态势,前不久更是出现过5款音乐手游同时出现在榜单Top50的情况。
我们仔细对比这些音乐游戏,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这些作品有一个明显的相同点,就是主打“idol”元素。为何这些“idol”题材的作品为何能在日本大受欢迎?那还的从日本的“偶像文化”开始说起。
“idol(アイドル)”一词原指“偶像,被崇拜的人或物”,但是这个词在日本却逐渐被衍生出全新的意义。按照维基百科的定义,“idol”一词用来指代那些在大众面前以自身魅力为卖点的年轻艺人,相较于银幕上的明星来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亲近感强,但不一定成熟。从最早的“三花三重奏”(森昌子、桜田淳子和山口百惠)到现在的AKB48,日本的偶像文化也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文化。加之这些偶像宅(ヲタ)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付费能力,故此该题材的游戏的成功率也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