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公司引入IP都有些什么铁则?
当前位置 :首页>产业新闻>返回
时间:2015-11-12 编辑: 来源:游戏陀螺 文/Lisa

  游戏客栈今日报道(2015.11.12)随着泛娱乐潮流的白热化,中国手游几乎进入无IP不手游的状态。而影游联动方式的效果也在《花千骨》等产品上表露无疑,而导致了开发、发行商们囤IP的现象。那么,IP是越多越好吗?IP知名度越高越好吗?实际上,厂商们都有自己的一套IP引入铁则,本文将以《花千骨》和《琅琊榜》两个IP为例来进行说明。

  1.png

  畅销榜排名对比:《花千骨》远超《琅琊榜》

  从《花千骨》和《琅琊榜》在畅销榜的收入对比来看(由于档期不同,此处取同比数据),《琅琊榜》9月25日iOS版本上线,截止统计当日共40多天;《花千骨》7月2日发布,所以也截取上线后40多天的数据,并拉出了平均值。结果显示《花千骨》在期间内的平均排名为第5名,《琅琊榜》期间内的平均排名为81名。两款同样都是热门小说改编,而手游表现差距却如此之大,这样的局面到底何以形成?

 1447289144422690.png

  (花千骨畅销总榜排名)

  1447289134800617.png

  (琅琊榜畅销总榜排名)

  产品本身对比:差距不大,不构成主要原因

  从产品本身看,《花千骨》属于Q版ARPG,从主玩法、收费点等各方面都可以看出这款产品在向它的前辈《太极熊猫》致敬。不过,它在收入上大大地超越了前辈。

 11.png

  而《琅琊榜》作为一款动作卡牌手游,在其玩法和品质上也算是向其大师兄《刀塔传奇》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11.png

  这两款产品都有相当成功的前例可循,产品本身虽无明显亮点,但在技术和运营上也无任何疏漏。所以可以简单判断出《花千骨》与《琅琊榜》在产品数据方面应拉不开太大差距。这两家发行公司的能力也毋庸多言,所以《花千骨》和《琅琊榜》在发行上也拉不开距离。

  最终的矛头或许直指吸量。接下来从几个角度剖析影响吸量的若干因素!

  下载量对比:《花千骨》远多于《琅琊榜》

  接下来是两款游戏下载量对比,从免费榜排名数据来看,《花千骨》日平均排名40,而《琅琊榜》日平均排名426(同样计算自上线后一定期间内的平均值),差异非常明显。为什么又出现了这么大的差异,接下来继续从两款游戏的受众来进行分析。

 1447288892333690.png

  (花千骨免费总榜排名)

 1447288884667439.png

  (琅琊榜免费总榜排名)

  受众对比:《琅琊榜》受男性欢迎,《花千骨》用户更年轻

  我们来看看这两款IP分别吸引了什么样的用户?

 1447288853568995.png

  性别:《花千骨》比《琅琊榜》更受女性用户的青睐,相反,《琅琊榜》似乎更受男性用户赏识。所以,理论上《琅琊榜》应更容易被男性用户占大多数的手游用户所吸引。

  年龄:芒果台的《花千骨》吸引的用户相对年轻;而《琅琊榜》的播出平台分别在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用户群体相对成熟。所以,理论上《花千骨》在这方面和手游用户群体的契合度更高。

  总结下来,用户性别上《琅琊榜》受男性欢迎,年龄上《花千骨》用户更为年轻。

  口碑对比:叫好不叫座和叫座不叫好

  被大多数人(特别是女性以及一些低龄人群)追捧的《花千骨》,有影评说,傻白甜容易代入,现在街上泛滥的,都是这种只会发白痴梦的玛丽苏。如此幼稚浮夸,归根到底这部剧火的不要不要的最主要原因是够弱够白吧。对于这部叫座的剧集评分,豆瓣只给了6.3分。

  开播三天,《琅琊榜》的豆瓣评分页上已收获了4500+的评价,而总的评分达到了9.3

  分。在微博中,《琅琊榜》开播当晚便势不可挡,一口气登上微博热门电视剧话题前三甲,短短两小时内,获得近40万的搜索指数,相关微博参与讨论总数高达144.2万人次,被观众评为“业界良心”、“双商感人”、“神还原”。 但首播的收视率似乎不尽人意,以为在接下了的剧集中收视率会明显上涨,但仍然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看样子,再好的剧情也敌不过小鲜肉的颜值,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剧情,制作,场面都是浮云。叫好跟吸量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只要叫座,吸量都是杠杠的。

  ①收视率

  对比两款产品播出时期的收视率发现,《花千骨》的平均收视率是2.5%,《琅琊榜》的平均收视率是1%。收视率印证了《琅琊榜》叫好不叫座,《花千骨》叫座不叫好的事实。

  ②网络播放量

 11.png

  在网络平台上,两款都是爱奇艺独播,《花千骨》的每集播放次数达到1.19亿多次,《琅琊榜》的播放次数为54,37万多次,后者的播放次数不及前者的一半;《花千骨》的平均日播放量约为7千万次,《琅琊榜》的平均日播放量约为4千万次。

  ③百度指数

 11.png

  由上图简单推算可得,在上映期内,《花千骨》的日平均搜索热度最高386万;《琅琊榜》的日平均搜索热度最高为217万。

  通过从收视率、网络播放量、百度指数三方面的对比,《花千骨》在热度上完胜《琅琊榜》。

  播放周期对比:日播剧不如周播剧热度长久

  不过,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花千骨》的搜索热度虽然起伏不定,但其品牌的总热度周期很长,维持了90多天,贯穿了整个暑假档。而《琅琊榜》,开播后慢火升温,品牌总热度仅仅维持了20多天。

  《花千骨》剧58集,《琅琊榜》剧54集,剧集只相差4集,但是发行周期却差了近100天!这100天产生了什么效果?在这100天内,《花千骨》有了充分的话题发酵和二次、三次甚至多次的品牌传播时间,官方手游7月2日发布,虽然《花千骨》已经开播近一个月时间,但此时《花千骨》的百度指数已达到了第一个峰值,游戏的宣传和剧集的播放完美的达到了1+1>2的效果。反观手游《琅琊榜》的上线时间,虽然也赶上百度指数的第一个峰值时间,但此时的剧集已播放过半,热度得不到维持,后续的品牌失去了话题性和酝酿时间。没过多久品牌热度就急转直下。一周两日的周播剧与每日两集的日播剧相比,发行上的周播剧和日播剧对品牌的传播有着相当大差距的影响;这将成为CP以后在拿IP的时候必须慎重衡量的一个因素。

  IP引入的四条铁则

  1、IP的年龄受众要越年轻越好

  现在的手游用户群体在位于金字塔底座的年龄层已经进入了95后甚至于00后,所以在选择IP时对IP所能影响的用户年龄层要越年轻越好,尤其是在影视类IP上,芒果台的剧集成为首选参考。

  2、IP的口碑并不重要

  当下媒体舆论主要控制在80后70后这代人手里,他们的话语权很高但他们所评论出的所谓好口碑IP不一定能受95后年轻人的喜爱。所以寻找IP合作的过程中不能受主流媒体舆论的影响,要更多关注年轻人喜欢的是什么,更多结合使用收视率、网络视频播放量、百度指数等大数据体系来观察和考验IP的受众群体。

  3、产品发行时间的考量很重要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IP类产品上线时间必须要配合IP本身的实时热度,特别是影视类IP产品在发行时间上要做重点的量,产品上线的日期必须与影视剧同步(相差不能多),这样能省去不少的宣传费用。在选择电视剧IP合作时,现在看周播剧长时间的品牌周期更有利于游戏前两三个月的发力,这种剧集更适合手游中重度产品。

  4、IP类型选择

  综上所述,在小说、电影、电视剧、动漫等几种主要IP类型中,可以做出以下的简单排序,作为选择IP合作时的一个优先级考量:

  电视剧>动漫>小说>电影

  小说改编电视剧>普通电视剧

  周播剧>日播剧

  ON档电视剧(电影、动漫)>完结类电视剧(动漫、电影)


2月微信小游戏百强榜

《神隐之子》挖掘赛道亮点

摔角游戏买量观察

健康游戏忠告:抵制不良游戏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

京ICP备15024595号-1

游戏客栈 游戏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