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娱乐玩家准备集结十位记者一起做一件小事——在文娱领域这个创业大潮中,发掘一批闪亮亮的创业公司,去探探他们目前的景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虽然目前他们都只是一些小型公司,可能在许多方面都不成熟,但随着审美的迭代,随着技术和渠道的更新,随着资本的加持,我们谁也无法断定,他们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独角兽。为此,娱乐玩家也愿意陪伴着所有的文娱类创业团队,为他们找到合适的投资人,与他们共同成长。
如果你有好的公司推荐,欢迎联系小娱(yulewanjia2015),如果你对他们感兴趣,我们更是张开怀抱迎接你呀~
2014年有一部现象级的剧情类网剧,名叫《STB超级教师》。根据2014的全年统计,它的点击量达到3.8亿,位列第六。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比起其他上线多月的网剧,这个数据,《超级教师》仅用了一个半月就完成了。
创作《超级教师》的云端传媒在这两年一直十分低调,然而就在今年11月,登陆新三板,并在采访中透露,他们已经积攒了多个重量级IP,并且基于IP,完成了一个泛娱乐化,内容加平台的整体布局。
云端文化董事长陈苒凌女士
娱乐家:陈苒凌
成立时间:2011年8月成立云端文化
业务:影视内容制作、视频营销、粉丝平台、项目投资等全方位影视运营
目标:打造以IP为核心的泛娱乐传媒公司
项目:《STB超级教师》
资本估值:12亿
资本阶段:A+轮正在进行
公司规模:40多人
市场优势:拥有丰富的IP基础;建立了垂直的泛娱乐化体系
背景
陈苒凌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专业,跟随别人做她喜欢的纪录片。但不久发现专题片的市场在下滑,于是在12年决定转型做互联网,并完成了大热的系列微电影《大学那点事儿》。
随后,他们由微电影转向网剧,与乐视网合作,锁定了热门小说《STB超级教师》,并出让版权获得了乐视的版权买断资金,最终完成制作。
这一部网剧一时大热,虽上线一个半月后就因监管而被迫下线,但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超级教师》完成了3.8亿的点击量,这个数据即便放在今年也非常惊人。
由此云端传媒完成了在网剧制作上的初步累积。
发展
2015年,云端传媒推出了多部网剧,如改名换姓的《超级教师》第二部:《我的老师是传奇》,联合制作的《我的美女老师》等。但在15年,他们做得更多的,是完成IP资源的大量储备,以及公司在投资、制作、宣传、平台等各方面的架构搭建,这一切将于2016年得到展现。
开发
“将来我们只做IP,不做原创。”
陈苒凌告诉小娱,公司从一开始,就专注于IP领域的开发。2012年转型之初,云端传媒就开始密切关注网络文学领域,并尝试与创作者建立联系,远远早于IP 爆发的时间点。几年下来,他们已经与许多文学网站及创作者达成了意向,2015年,云端文化正式融资,并第一时间购买了多个文学IP的独家版权。由于之前的准备,获得了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
同时,云端文化还与幻文科技、博易创为签署了战略协议,具有优先购买权。
陈苒凌:云端的整个战略是基于IP做延伸,2015年我们用极大的手笔去投入IP,目前已经有将近20个项目。其中版权在千万级别的有很多,包括起点大神,我吃西红柿的代表作《盘龙》,方想的新书《五行天》,阿彩的代表作《帝凰》等等,都是七到八年的全版权。
同时也有青春项目《最美不过初相见》《时光之城》,以及悬疑题材《隔壁有个神探欧巴》的开发。还有一部可能完成一到七季开发的《量子江湖》。
16年,将有五个项目投拍,并有一到两个项目上线。”
对于IP的概念,陈苒凌有自己的理解。
陈苒凌:我们专注于IP,并不在于这个品牌能带动多大的影响,而在于,如果这部作品能被大量的人关注,说明它有一个合格的故事核,相当于提前完成了市场验证的过程,这才是重点。
那怎么在海量的作品中进行挑选?陈苒凌说,“IP的选择重于开发,首先,我们的团队是一群真正看网文的人”。
陈苒凌:我们整个团队都是85后,并慢慢使编剧往90后发展,保证自己是整个市场的同龄人,尽量不要老于5岁。因为我们觉得,5岁以上基本不在同一个语境沟通了。
如果有人说,’我想看看90后的这些孩子在想什么’,那此时他已经失败了,因为他根本理解不了。”
而针对市场的新一代00后,陈苒凌表示他们也早已有了布局。
陈苒凌:我们已经开始与日方谈合作了,但不会找特别大的日漫项目进行股投,而是选择口碑较好的特色题材进行开发,改编成网剧。
同时,他们挑选的必须是能在手游、衍生品等领域全面开发的项目,除此之外不予考虑。
布局体系
基于IP的定位,云端传媒不仅注重自身的影视制作能力,同时希望能打造一个垂直的全平台,在泛娱乐营销、粉丝平台、大数据挖掘、影视投资、儿童艺人培训这四块分别成立了分公司。这一点,在公司向网剧转型之初就设定好了。
云端传媒:影视制作
完成项目甄别,投资,前后期制作等一系列流程。
云来乐:视频营销平台
与将至网络成立云来乐合资公司并实现控股,利用weixin.com开发者社区所覆盖大号的做联动的泛娱乐化的整合营销。不用长文,而是通过定制视频实现特色化推广。未来也许成为电影购票的渠道。
八道江湖:粉丝平台
完成剧目粉丝的孵化并实现导流,最终形成闭环进行销售。
用二次元的语境,如鬼畜视频、腐视频,做IP剧的吐槽;成立出品项目的专区,粉丝可以在里面为喜欢的明星打赏。未来将作为销售平台,所有的衍生产品,包括周边、认购、众筹,都将在平台完成,形成整个生态的构建。
同时与其他用户群体吻合的APP大号达成战略合作。
云合已进入泛娱乐大数据挖掘领域,相信不久就会在大数据行业有惊喜。
云端影业:项目投资
与永安基金合作,由永安基金负责募集资金,进行行业内的泛娱乐化投资,同时对多个院线项目进行了投资。
云端艺术学校:艺人培养
在青岛威海成立了云端艺术学校,针对5-15岁的少年儿童进行播音主持、表演等方面培养,并直接往产业内输送。他们认为,目前的偶像市场正越来越走向低龄化。
由此他们希望完成产业的闭环,从艺人培养,到项目制作,到泛娱乐营销,到粉丝维护,再到数据挖掘,平台输出,投资扩张,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
团队
目前云端文化共有40个人,有四个副总裁,分别负责投融资,内容研发制作,宣发联动,市场商务拓展。
陈苒凌:比起业内其他公司而言,我们可能是最接近前段的人。
我们有很强的制片人团队,五个独立的制片人每人都可以独立操作上亿级别的IP项目。他们都是由我们的《STB超级教师》《我的美女老师》这一系列项目培养起来的,可能在行业内还不知名,但是做项目的能力一直被同行业所认可。
同时我们有自己的编剧培养机制。未来每个月云端文化会推出两个网络大电影,用这些项目进行磨合,储备我们自己的编剧人才,然后再转向网络剧,一点一点进行提高与筛选。
那么这个所谓的影视众筹平台到底是什么呢?
李琼雪表示,当然远远不止于自己自制,他们的目的是,让影视的投资方、制作方、演职人员,都可以进入平台,让大家完成相互的挑选。
宣发
云端文化的网剧基本走独家发行,每个IP根据自身特性匹配不同的平台。
陈苒凌:我们现在储备IP约有十几二十个,能够满足供应需求,所以有足够的筹码能选择不同的平台进行合作。
盈利
未来云端传媒的盈利,应该主要来源于作品的版权分销。包括一些衍生品、游戏开发及其他的分销分成。
陈苒凌:未来基于整个IP的开发就是我们主营业务的营收。包括游戏、大电影、网剧的版权、网台联动的电视剧版权等各个方面。所以我们不单纯是一个网剧公司在选择,而是基于一个IP的泛娱乐化立场。
同时,不同于传统制作公司,我们摸索了一套云端自己的所谓网剧的定价体系,并得到了业内的认可,所以才会有盈利的余地。
未来
现在陈苒凌对兼具资金与资源的云端文化的很有信心。
“我们早已经迈过了网剧公司的起步阶段,公司的构架也都搭建完毕,或许未来与我们竞争的,将是传统的影视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