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神》的困境:王微何时才能不当“全能王”
当前位置 :首页>产业新闻>返回
时间:2016-01-05 编辑: 来源:娱乐资本论 王博

1111.png

  如果说《大圣归来》是小米加步枪打了一场翻身仗,那《小门神》应该就是坦克大炮装备精良的开进了“阴沟”。

  整部电影故事节奏平淡,靠着热闹场面效果苦撑了90分钟的尿点,最后在没有包袱的积累下HappyEnding了,唯一的笑点就是梅花饺子吃一口画风突变的初恋梗,我想问问导演,你是不是觉得全国人民都在搞互联网转型呐?你是不是觉得黑心老板还是现在的阶级矛盾呐?

  咱能不能好好的讲个故事

  动画是能够让人在残酷的现实社会中还能在那90分钟里回忆起那片纯真美好的静谧之地。能不能不要在合家欢题材里加入这么多的社会元素?如果用动画来反映现实的话,为什么不直接拍真人呢?7000万可以请很多保证票房的明星了。

  其实很早之前就在追光内部看过故事板和Demo,虽然没有完整的剧情,但内心却被咱们国产动画电影也能达到这画面和动画品质感动得不要不要的。当时很多业内好友都在为一个互联网人是否能驾驭动画导演这个职位担忧,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动画电影与实拍电影不同,实拍电影可以为了90分钟的放映拍摄出3小时甚至更多的素材,由导演根据故事需要剪辑完成,但是受动画制片工艺的限制,动画电影在前期故事板阶段就必须规划得分秒不差,剪辑工作只能在Animatic阶段完成,导演只能通过经验判断最终的成片效果,这加大了对导演艺术修养的要求,在美国这种级别的制片,没有十年以上从动画师,故事板过来人经验的导演是不可能有公司给机会的。

  《捉妖记》的导演许诚毅曾经在梦工厂工作了20多年,曾经执导过《怪物史莱克》,到了中国都不敢一下子尝试纯动画电影,里面的市场因素和制片风险可见一斑。

  说到这里,我在想,这些事情追光CEO王微不可能不知道,那为什么他要自己编剧自己执导呢?在过去的成功中盲目自信?还是无奈之举?

  我更愿意相信后者。

  相比美国,我国的动漫行业人才培养也才刚刚起步,我当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的时候,北影刚刚开始每年招生,之前都是每四年招一次,一次也就十几个人,专门为国营的美术电影制片厂培养人才,从动漫专业满地开花到现在也就十年出头,真正的科班毕业生完全供给不上现在行业的人才需求,尤其是高端人才,在美国,一个毕业生从动画师干到动画导演至少也得十几年,中国哪有这么多毕业生和师资力量来构建这个人才金字塔?

  也许这样说不直观,那大家看看下面这张照片

1.png

  他们是谁?

  这张照片是在1976年一群孩子们和一位老师在美国加州艺术学院的一间教室的合影,也许你并未发现这又什么特别之处,这里面都有谁:

  (从左至右):

  后1 Joe Lanzisero: 东京迪士尼创意副总裁;

  后2 Darrell Van Citters :迪士尼-动画师、导演,华纳兄弟-动画导演,Renegade动画工作室 联合创始人;

  后4John Lasseter :(嘴巴里含着铅笔), 迪士尼、皮克斯首席创意官、皮克斯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导演、迪士尼乐园首席创意顾问 。(代表作:玩具总动员、虫虫危机、汽车总动员等);

  中4 Brad Bird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动画编剧、导演(代表作:钢铁巨人、超人总动员、美食总动员、碟中谍4等);

  前2 John Musker: 迪士尼著名导演、编剧(代表作:大力士、阿拉丁、公主与青蛙等)。

  在这个20人班级里至今至少还有17人从事着动画事业,而且大部分的同学都是动画行内的精英,并且有着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这个班级的名字叫做:美国加州艺术学院角色动画班。

  教室的门牌号为:A-133(经常出现在皮克斯动画电影中的数字)

  他们的老师是谁呢?

  迪士尼九大元老以及迪士尼的动画导演编剧动画师。

1.png

  他们其中最后一位Ollie Johnston也在2008年去世了,最年轻的Ward Kimball出生于1914年,其中最富盛名的Milt Kahl出生于1909年,1987年去世,享年78岁。

  据史料记载,九元老的葬礼都非常隆重,他们一生都在为动画事业奋斗,每个人在下葬的时候双手放在胸前并握着一只蓝色的铅笔(动画专用画草图的彩色铅笔)。

  这叫文化的传承。

  他们班里的这货,约翰·拉塞特,创立了皮克斯,开启了现代3D动画的序幕。

1.png

  而他们上的这所学校——加州艺术学院,是由华特·迪士尼在1961年投资建立一所私立学院,为美国及全球的影视动画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说到这,大家应该能感觉到追光动画乃至整个行业的人才困境了吧,理解为什么王微宁可自己上也不愿意将指挥棒交给别人,自己踏踏实实做个人生赢家的原因了吧。

  从北影动画专业毕业后,我参与过几部国产动画的制作,因给学校写教材,机缘巧合进入教育行业,从老师做到校长,目前创办一家在线教育机构为影视动画公司输送人才,14年完成了A轮融资,目前大家看得见看不见的动画电影和剧集几乎都有我直接或者间接的学生参与,要解决行业问题必须同步解决人才问题,业界和学校必须要高度紧密才能加速人才结构的完善,这里可能会有读者有疑问,国家不是很多院校都开设了动画专业了吗?没有效果吗?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呢?

  要了解行业人才的培养,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动画IP的生产过程,这里我简要给各位科普一下。

  一部院线级别的动画电影动辄几千万的制片成本,闹着玩儿呐?要是这么干宣发估计没人愿意去制片了,所以制片方都必须要有一个“小样”来呈现展示影片的最终效果,在制片环节中我们称之为“Animatic”(动态故事板)。

  简单的说,就是带配音的连环画。

  制作动态故事板并不需要耗费多大的成本,可以直观的表现出影片的故事细节以供宣发和中,后期团队参考,别小看这连环画,这部影片的成败,基本在这个阶段就决定了。

  在美国皮克斯公司,从动态故事板到开始中期制片需要经过6个环节,最终通过发行方审核才会开始制作。

  1、提出故事思路

  2、写下剧本摘要

  3、绘制故事板

  4、开始录制配音

  5、制作动态故事板

  6、发行方审核

1.png

  为什么要先知道这个?

  一部影片是否能入得了宣发的法眼取决于Animatic,如果有任何一方不专业,将会是灾难性的结果。

  在皮克斯1993年制作第一部长片电影《Toy story》(玩具总动员)时,在这个环节就折腾了一年,大概的狗血剧情是这样的:迪士尼作为宣发不认为皮克斯有长片执导能力,派了一个牛逼轰轰的空降兵担任导演,谁知派下来的这货是个纸老虎,光说不练,图样图森破的约翰拉塞特带着队伍跟他兜了大半年的圈子做出来一坨屎,结果乔布斯怒了,把迪士尼的爷踹了出去,拉塞特你们自己干,甭听那小子忽悠了,拉塞特不愧是科班出身根红苗正,两眼放光的把故事推倒重来,最后通过了片审取得了成功,从此揭开了现代动画电影的序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的动画生产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任何人都不会轻视Animatic的作用,在它身上耗费再多的时间都是值得的。

  在前期IP创意阶段,至少需要三个人是非常专业的:

  1,能够通过故事板就能够准确嗅出票房价值的“制片人”。

  2,精通制片环节中所有细节,可以对创意可行性准确判断的“导演”。

  3,脑洞巨大基本功扎实的“编剧”。

  在《小门神》的职员名单上我看到导演编剧都是同一个人,吓死宝宝了。

  和为什么全中国凑不齐能拿世界杯冠军的11个人一样,中国动画想凑齐这么几个人也是差不多的道理,就算是从国外请,你也得搞懂人家是过来度假的还是过来做事的吧,不然怎么被玩儿死的都不知道。

  那动画产业人才系统性结构化缺失是如何造成的?为什么我们史上最贵的国产项目连主创都凑不齐呢?

  首先,国情问题

  这得回溯到80年代改革开放前,在开放以前,中国是一个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那个时候动画的制作工作主要是由上美厂等美术电影制片厂来负责,中央根据制片成本来给厂子拨款,那个时候的人也都比较单纯,没人会做假账什么的,所以制片厂不用管作品的市场表现,所有人的心思都在创作上,生产了许多很有艺术品位的作品,比如《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等等。

  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制片厂开始面临市场经济的问题,作品不光要叫好,还得叫座,还要面临来自国外的竞争,没有市场经营经验的艺术家们在市场竞争面前断片儿了。

  并且,在那个年代,经济建设的主力是农业,工业等基础建设行业,断片儿的艺术家们自然不是时代的宠儿,电视台在那几年播放的都是境外优秀作品,国产动画这个行业在当时基本上处于一个冰封的状态,直到2000年以后才慢慢复苏。

  没有业务的磨练,再加上长达20多年的沉寂,回头一看已是廉颇老矣。

  其次,是政策“大跃进”问题

  从2000年开始,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刺激动漫产业发展。

  咱们的路线方针都定得挺好,但是在早期制定的战术政策却脱离了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比如说“上星频道播出按分钟给补贴”这一政策,完全就是在帮倒忙,试想一下如果国家要刺激汽车产量,生产一辆车不管能不能跑就给钱是什么后果。

  这导致了大量低劣+抄袭的伪原创作品出现,为什么呢?因为有时间补贴啊,制片商先不管观众爱不爱看,咱把时间先堆够了再说。

  精神食粮可不是粮食啊喂,1千吨水稻质量再不行起码是水稻,1千分钟《雷锋的故事》真的是在折磨人啊。还折腾了很多优秀的代工公司,虽说给老外代工钱是难赚,但起码活儿好啊,现在《小门神》能有这样的画面敢说不是因为制片团队在代工过程中积累出来的宝贵经验?这么一折腾,很多牛人纷纷转行了,谁要敢说他们做过《雷锋》他们跟谁急。

  类似的政策还有许多,就不一一细扒了,但是好的一面是,经历了“大跃进”总算明白了一些,现在的政策环境整体来说已经从极差变为了较差。

  再次,是人才“揠苗助长”问题

  从2000年开始,中国高等院校开设动漫专业从几十所五年期间开到了几百所,我经常纳闷诸如为啥一个二三线城市的地质大学会有动画专业这种类似的事情。

  动漫专业遍地开花,师资匮乏,导致的结果是“红牌”频闪,动漫专业学生毕业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连续多年名列就业红牌榜首,很多怀揣梦想的学子就这样浪费了四年的时间。

  企业还是招不到可用的人,倒是催生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产业“动漫培训”。

  如何解决呢?三条!

  第一条 产业带动人才培养

  公办院校因体制问题很难与产业形成良好的互动,短时间之内是指望不上的,想解决目前这种青黄不接的局面只有从产业自身来带动人才培养,由电影公司或产业基金投资建立像“加州艺术学院”这样的专业私立院校,不以盈利为目的,在自负盈亏的情况下能够稳定的向产业输出专业级创作与制作人才。

  第二条 建立完善的制片项目制

  向实拍电影行业学习,对艺术家采用项目签约制,而非传统雇佣制,让人才充分的流动起来,让艺术家们由经纪公司统一管理。制片人可以根据风格挑选艺术家。

  第三条 聚焦专注精英人才

  现在行业不缺人手,缺乏的是精英人才,如果在TMT领域,一个精英工程师顶10个普通工程师,那在创意行业,一个精英动画师可以顶100个普通动画师,一个精英制片人或导演直接决定了IP的成败。

  北京电影学院78班就是很好的例子,加州艺术学院A-133也是,人不在多,又不是搬砖!!

  感谢这个时代,现在是这个行业最佳的创业时机,问题代表着机遇,乱世才能出英雄;向在这个行业已经坚持了十年以上的前辈们致敬,向《小门神》的制片团队致敬,2015年是国漫行业开启新篇章的一年,希望在2016年能够涌现更多出色的人才进入这个行业,我们需要跨界的力量,同时也希望决策者能够对动画创作的规律抱有一颗敬畏之心。

  最后,预祝《小门神》大卖,对于观众来说,票价肯定是值得回来的。


2月微信小游戏百强榜

《神隐之子》挖掘赛道亮点

摔角游戏买量观察

健康游戏忠告:抵制不良游戏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

京ICP备15024595号-1

游戏客栈 游戏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