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万达院线发布2015年经营简报。公告显示:
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亿元,同比增长49.9%,其中票房63亿元,同比增长49.6%。2015年公司线上票房突破4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40%,会员量突破 5000万人,会员消费占比超过80%。2015年公司观影人次1.51亿人次,同比增长48.9%。截止2015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已开业影院292家,2557块银幕。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万达院线线上票房突破4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了240%,这是个不小的数字。由此可侧面反应出,2015年不仅是票房爆发的一年,同时也是线上票务井喷式增长的一年。
《唐人街探案》剧照
据统计,2015年总票房440.69亿元,比2014年增长48.7%,创下“十二五”以来最高年度增幅。同时,随着BAT资本的渗透,在票务市场上,互联网已经打下了半壁江山。按照第三方数据显示,2015年7月,线上出票已经占到了所有电影票销售数据的75%。整体来看,2015年的网络购票占总体购票的比例已经达到了60%,成为主流购票方式。
图片来源:腾讯娱乐
左手微票儿右手时光网,万达院线“恶补”互联网基因
在线票务的火爆也催生了资本市场的关注,以及业内的重组整合。在万达院线的布局方面,微票儿与时光网的背后都有其的资本入驻。因此可以说,王健林与马云一直较劲的,除了华人首富的宝座,还有电影行业第一大佬的席位。
2015年8月,在阿里影业旗下的粤科软件刚刚发布了一款智能影院计算机售票系统——凤凰佳影“电影云”之后,按捺不住的万达院线便在一周后发公告宣布,已经战略投资时光网20%的股份,以期“双方全面展开电影电商O2O业务,利用移动互联网将电影衍生品、电影推广与线下影院无缝连接,创造电影电商新模式,更好的服务片商、影院和观影大众。”
《寻龙诀》剧照
2015年 11月17日,微影时代旗下的移动票务平台“微票儿”确认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15亿人民币,公司原股东腾讯、万达院线、引力进行了跟投。融资后,微票儿的市场估值已近100亿人民币,易凯资本CEO王冉称,此次融资为移动票务市场垂直领域最大单笔融资。
2015年12月16日晚,微影时代宣布与格瓦拉合并,伴随着这一消息,几大在线票务平台的背后都有了BAT的身影,正式进入BAT三方割据的时代。从此,市场中再无独立的在线票务平台。与此同时,万达院线左手微票儿右手时光网,也开启了全面拥抱互联网的模式,可谓老虎插上了翅膀。
《煎饼侠》剧照
由地产商转行而来的万达院线一直为业内人士所诟病:严重缺乏互联网基因。于是,万达院线通过参投在线选座平台微影时代,开始了其互联网基因的后期包装。并希望能够通过微信等大型社交平台的引流功能,将人群引入到观影群体中;同时,还可以利用微影时代所掌握的大数据对万达院线投资、制作、发行的影片进行深度合作,以此实现影片的精准营销,拉动票房。
不过,虽然万达院线投资的微影时代的主营业务是在线票务,但与其他平台不一样的是,微影时代的主要产品是基于微信和QQ入口的“电影票”,尽管购票入口属于大型的社交平台拥有海量用户,但服务的用户并不够精准。
而这或许就是万达院线战略投资时光网的真实目的。时光网精准地定位于电影内容,涉及电影数据库、电影社区、电影推广、线上电影票务、电影衍生品及影视内容平台,号称是国内电影互联网内容最丰富、电影推广业务最全面和衍生品研发领先的平台。
《唐人街探案》剧照
因此,一方面有微票儿这种拥有微信和QQ海量用户的入口,再加上时光网这种拥有完整互联网生态概念的精准定位,万达院线在互联网影视上的布局可谓是在下一盘大棋。
其实,在万达院线的半年报中,线上票房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增长。万达院线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86亿元,同比增长40.82%;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万达院线实现票房收入28.5亿元,其中仅线上票房的收入就突破了15.5亿元,同比增长300%。
《滚蛋吧!肿瘤君》剧照
不过,伴随着2015年底最后一起在线票务平台的整合,其他在线票务平台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2015年11月2日,据华尔街日报消息透露,腾讯即将完成对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后成立的新公司的10亿美元的投资,在此次融资过后,新美大估值已经高达200亿美金。12月22日,猫眼电影宣布,已于12月18日完成与大众点评电影频道的整合。今后双方产品、品牌保持独立运营,后台数据将全部打通,接入统一的数据平台。
根据比达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猫眼的市场占有率已达50.1%,再加上大众点评9.4%的市场份额,加起来已经近60%。另外,微票儿10.3%与格瓦拉3.7%的市场份额加起来共有14%,百度糯米11.2%,淘宝电影9.6%,时光网2.2%。
图片来源:比达咨询
互联网行业本身就是“一山只容一虎”的态势,老大与老二的合并往往造成垄断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优酷土豆、滴滴快的、58赶集纷纷合体的主要原因。而猫眼电影与点评电影业务的整合恐怕也给了电影O2O行业的“第二梯队”很大压力。
实体院线与在线票务“相爱相杀”?“这完全是个伪命题。”
伴随着在线票务之间的一片火热,也有人开始质疑实体院线与在线选座电商之间存在着一种“虐爱”的关系。2015年7月份,“万达院线屏蔽猫眼”的消息在网上广为流传。虽然这则消息后来已被证实为谣言,但是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利益的矛盾,电商的低价补贴对于院线会员系统是否存在威胁依然是大家讨论的焦点。
不过,从今天万达院线的公告来看,这两者之间似乎也并不冲突。线上票房增长的同时,会员数和会员消费也取得了很大的增长。公告显示:2015年公司会员量突破 5000万人,会员消费占比超过80%。
《捉妖记》剧照
业内人士告诉《首席娱乐官》,“其实在线票务的低价策略是否会对传统院线带来冲击,这完全是个伪命题。”
此人士透露,中国近几年的平均票价一直是相对稳定的,每年中国的专资办统计的数据大概都是在35块钱上下。其实传统影城在跟在线票务合作之前,本身也有很多售卖低价票的渠道,并不只是在影城现场的八九十的挂牌价。
另一方面,就算用户的消费行为都发生在在线平台上,但最终的观影消费也必须在影院完成。一般情况下,一张30元的电影票,一般需多加三元的服务费,其中一元是给售票系统,还有两元是给在线票务的厂商。因此票价的90%依然还是回流到影院的,在线票务只是给影院提供了多一个分化的渠道以及数据的支持,并产生不了所谓的“威胁”。
《咱们结婚吧》剧照
整体来看,从在线选座、电影票的售卖和改签退票、团购、卖品、衍生品等等方面来看,在线票务跟院线的合作是越来越紧密,而不是对立的关系。
最终,互联网平台对影城的价值在于把线上的用户导流转化成为线下影城的用户,完成整个消费的闭环。消费的行为在变化,但消费的本质并没有变,而从信息流、服务流到资金流,最后都是要回归到影城里面去,主动权还是在影城手中。
其实,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全国总票房能达到440多亿多半也是被在线票务所撬动,从万达院线的公告也可以看出,2015年公司总票房63亿元,其中线上票房突破40亿元,占到了60%以上。
可以说,是在互联网的助力下,万达院线取得了超过60亿元的票房收入,在2015年各院线中,以行业占比13.64%的优势继续领跑。
图片来源:微影
而在票房持续喷发的背后是影院与银幕数字的扩张,截止2015年12月31日,万达院线拥有已开业影院292家,2557块银幕。整体来看,2015全年新增影院1200余家,新增银幕8035块,平均每天增长22块,全国影院总数超过6000家,银幕总数已达31627块,环比增长23.43%,与全球最大的北美市场只差约700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