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客栈今日报道(2016.2.14)根据一份《二次元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每3个90后或者00后的年轻人中就有2个是二次元用户;这一年,国产动漫覆盖率超40%,首次超越日漫,ACG人均消费1700多元,预计未来整个二次元市场潜力可达上千亿美金。
去年《大圣归来》以超过9亿的票房,屡破国内动画电影记录;11月,腾讯动漫成立聚星基金,用于培养漫画家和工作室;今年1月和2月,有两首洛天依的歌分别登上了芒果台跨年和春节晚会;与此同时,动漫作品网剧化、电影化的速度加快;中国动画与日本动画,在资本层面的合作越来越多……
如果以前还被看做是一种徘徊在主流文化之外“亚文化”,那么在过去的一年中,二次元已然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上。
今天我们推出系列盘点的第五篇《次元觉醒》,在感受二次元世界魅力的同时,探索这个小众领域为何能吸引资本的大举进入。
排片逆袭至13%,曾经命悬一线的《大圣归来》,成了电影圈的一次“集体高潮”
《大圣归来》的排片之所以能从5%以下逆袭至13%,并最终取得9.6亿票房,是因为口碑的支撑:西游记情结(传统文化)、支持国产动漫(锄强扶弱)。不过,《大圣归来》只是国产动画电影起步的开端,不知道下一部《大圣》花落谁家?
仙剑“大败局”?IP全产业链开发背后,谁是“猪队友”?
《仙剑》是国内游戏IP中最早开始全产业链开发的,它的成功与失败值得后人学习。诞生20几年之后,由《仙剑》开发的各种舞台剧、电影、电视剧……IP开发仍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然而,IP开发不应以消耗IP价值为代价,盼望仙剑单机游戏本身能再创辉煌。
腾讯3亿砸向动漫,投资界也跃跃欲试,“亚文化”将变“主流文化”?
腾讯花大价钱投资某一产业本身并不是一个大新闻,但将3亿投入一个看上去变现方式仍不明确的一个产业,其中的缘由还是值得深思。此次腾讯耗资3亿,目的应当是以金钱吸引更多漫画家、动画工作室入驻,打通生产线。而这是出于对二次元将变为“主流文化”的一个判断,抢占二次元资源已经刻不容缓。
动漫行业进入“圈地时代”:腾讯占入口、光线占发行、奥飞占内容?
自从《十冷》和《大圣归来》之后,原本冷清的国内动画电影市场一下子热了起来。包括腾讯、奥飞、光线等上市公司都开始通过占领各种入口布局动漫领域。不过这一切都还只是开始,整个动漫市场还处于“蛮荒”时代,相信下一部会有更多入局者。
《全员加速中》《跟着贝尔》B站爆红,这是二次元逆袭还是三次元破壁?
二次元人群对于影视综艺的口味是和普通三次元人群不一样的。从B站上这些爆红的三次元综艺作品可以分析出两点,一是二次元受众大部分是95后,喜好本身就与主流不同,他们喜欢萌,喜欢宅腐,但是品味绝对不差,不会接受质量低的东西;二是二次创作也会逆袭作品本身,甚至会反向输入三次元世界。
李宇春唱了B站爆款《普通Disco》,二次元们却不爽,突破“次元壁”难点在哪?
李宇春演唱了一首二次元歌曲《普通Disco》引发极大关注。但从这首歌出发,人们还有诸多疑问,次元墙(或者次元壁)会进一步被打破吗?虚拟歌姬的商业价值如何实现?三次元与二次元如何更好地对接?也许这才是三次元世界更加关心的。
东京电视台“巴结”五大网站,开放委员会名额,动漫霸主将在中日间交棒?
从去年开始,中国与日本之间在动画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多了,分析这其中原因可以得出几点:
版权费能cover制作成本;
国产动画中期成问题同时日本动画有着中期优势;
中日经济问题;
有利于宣传。
2016年将是二次元网剧化“元年”!为何是《不良人》等被改编?
从2016年起,大批的ACG作品即将被改编为网剧,这因为网剧和二次元都是目前的风口。一方面二者受众相对一致,可以互推;另一方面网剧和二次元也逐渐收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在2016年及以后,这样的作品还会更多互相转化的速度也会更快。
从土豆CEO到动画片导演,为什么王微的跨界很少有人“吐槽”?
《小门神》这部作品已经上映,票房口碑都没有达到预期,大部分影评人都认为是故事结构本身出了问题。单就王微而言,这是他转型之后的第一部动画作品,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小门神》的失利就当是王微为自己的动画电影野心交学费了。
《魔兽世界》来势汹汹,中国的游戏改编电影为何难以雄起?
《魔兽世界》这一游戏圈的超级大IP,即将化身为大制作电影登陆电影银幕,为什么中国的游戏IP难以转化为大制作电影?原因可能有三:中国缺少时间久且有活力的国民游戏;恐怖游戏、冒险游戏并不是主流;以及难以解决的特效问题。
日漫遭遇“带头大哥”文化部监管,尺度之争,还是利益之战?
在多部英美剧禁播后,日本动漫也被整治了。为何在日本动漫风靡多时的今天,还是摆脱不了被扼杀的命运?文化监管一向是宜疏不宜堵,或许国内的文化监管部门也该反思:相比国内动不动就全面“封杀”,如同日本的一套严格的分级制度为什么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