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的“强内核战略”又有新动作,其子公司华谊兄弟(天津)互动娱乐有限公司宣布与上海童石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根据合作协议,该合资公司每年将对童石网络的10部漫画IP作品进行改编。
据童石董事长王君介绍,改编内容将覆盖网剧和网络大电影、电视剧、真人电影及动画等类型。此次投资标志着华谊兄弟的内容触角已经进入“二次元”,将拓展华谊兄弟的内容储备、制造和转化能力,为“漫影游”联动激发更多可能。
华谊完善生态链,二次元、游戏、明星、影视多点布局
童石网络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原创国漫内容供应商和运营商。童石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纸质动漫内容出版研发商和销售商,自2010年起,童石转型进入互联网,目前拥有日更漫画大角虫漫画APP,并开发动漫游戏、运营动漫社区。
根据大角虫APP运营计划,其目标是在2016年底实现1亿下载和3000万月活跃用户。作为二次元IP库,大角虫旗下的签约工作室和漫画家数量已达500家,连载漫画数量超过1000部,且大部分具有全版权。
对于内容产业来说,“二次元经济”的价值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存在着庞大的、年轻的高粘性用户为内容付费;另一方面,二次元所覆盖的轻小说、漫画、动画和游戏给IP制造、流转和价值最大化创造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华谊兄弟一直也在大娱乐生态圈中进行投资布局。华谊兄弟副董事长兼CEO王中磊曾表示:华谊兄弟一直最看重的是新业务能否与现有业务产生化学反应、拥有联动空间。
目前,华谊已经建立了丰富的内容矩阵,其中包括主打“明星驱动IP”理念,以李晨、冯绍峰、Angelababy等艺人为代表的华谊浩瀚及以冯小刚导演为代表的东阳美拉;
此外,华谊兄弟陆续宣布将投资韩国上市娱乐公司SIM和以影视制作见长的韩国HB公司,在韩国本土打通从“明星培养”到“影视生产”的产业链,拥有整合韩国娱乐市场优质资源的能力。
在游戏方面,继掌趣科技、银汉科技之后,华谊兄弟于去年投资了移动电竞公司英雄互娱,持股20%。据英雄互娱一季度财报显示,其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为1.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00%,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0000%。
在动画领域,今年3月,华谊旗下也拥有了一家动画电影公司“点睛动画”,主要开发、制作动画及特效电影。
此次与童石的合作,令华谊的内容阵容进一步扩充至“二次元”,拥抱年轻的亚文化社群,使内容形式更加丰富,业态联动更加多样,和年轻的粉丝社群也会有更多的融合可能。
产品上线不到一年,就在新三板融了2.55亿,童石是家怎样的公司?
二次元在2015年就已经火得一塌糊涂了,特别是在投资圈的大叔们,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开始了解那些不明所以的梗,AB两站、漫画轻小说漫展,都成了日常活动。更有甚者直接拿钱实践,爆出了许多价值不菲的投资并购案。
此外,不光是视频相关公司,二次元相关的其它项目如阡陌,第一弹等均在今年获得了几百万甚至千万投资。让整个二次元产业处于一种逐渐火热的状态,二次元战略版图也越来越清晰。
借着这股热风,童石网络更加神奇,产品上线不到一年,用户就达到了千万级别,而且还在新三板融资了2.55亿!
2015年,成立仅4年的童石网络成功登陆新三板,从而成为了一家动漫新三板公司。童石网络正是依靠大角虫漫画这样的成熟产品,找准定位,模式清晰,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庞大用户群体,成为了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投资对象。2月17日童石发布第三次股票发行认购方案,完成定增1.35亿,加上前两次定增总计完成定增2.55亿,市值已经超过15亿元。
童石网络的创始人是曾经的动漫出版业的领先人物王君,公司创立之初引入了华映资本、新东方俞敏洪等专注文化产业投资的VC。王君有着十几年的动漫出版经验,最初做的就是引进日本优秀动漫作品到中国,再到后来自主培养原创作品。在与日本、美国等动漫产业成熟的国家打交道时,对国外动漫发展趋势,早已了然于心,只是欠缺一个乘风而起的机会。中国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王君感觉到风来了。
大角虫漫画于2015年初上线,为一款手机看漫画的软件,根据数据显示目前是国内移动端用户量最大、最活跃的原创漫画平台之一,聚集了大量二次元核心用户。据官方数据披露,目前用户累计过千万,2016年DAU(日活跃用户)将超过一百万,与有妖气、腾讯动漫并列成为国内最大漫画平台。在商业模式上走的是与有妖气、腾讯动漫完全不同的移动日更模式,在内容生产上走的是与传统漫画平台UGC模式不同的PGC模式。
UGC模式(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也称UCC,User-created
Content)
传统漫画平台走的是UGC模式,用户分享内容,生产内容,这种方式好处在于能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内容,但缺点使得整个漫画平台内容杂乱无章,原创精品内容少,可改编性差。按照现在视频网站来举例说,传统漫画模式就好比现在的酷六、56这些草根视频网站;虽然草根内容多,但是原创内容少,用户付费意愿差
,虽然能短时间累计大量用户但无法使用户产生更好更持续的变现。
PGC模式(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也称PPC,Professionally-produced
Content)
而大角虫漫画走的是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被称之为“PGC”,意思是专业化生产内容。在国外谷歌旗下的YouTube,近两年以来已经全面转向PGC;在国内爱奇艺、优酷、乐视等视频网站已经完成PGC产业布局,以爱奇艺为例2015年优质内容产品如网剧"盗墓笔记",综艺节目"奇葩说"获得了巨大市场成功。
在PGC模式布局上,童石在原创IP上每年投入几千万,主要用来培养全国几百家漫画工作室,帮助他们升级为职业化、商业化的,在移动端生产创意内容的工作室集群。这些工作室集群,就是大角虫APP的核心创作力量。未来童石在这方面的投入还会加大,一年总体投入可能会超过一两个亿。根据他们的估算,未来三年总体投入10亿以上,将初步打造一个移动端的内容平台。
据童石网络透露,中国整个动漫产业链具有商业化能力的工作室不超过500个,童石除了自己三个内部工作室,主要靠这500家工作室提供最核心的创意,以此吸引到一到两万名漫画家进入这个行业,培养中国的漫威、集英社。
在扶持工作室上,童石拥有一个30人以上的专业原创动漫内容策划编辑团队,帮助作者策划故事。
在资金扶持上,童石提供两种资金支持。一类是签约的专业选手,童石提供稿费、阅读付费分红、全产业链开发分红一揽子方案,童石给作者的分红比例都高于同行业,而对于零散的、没有签约的作者,大角虫也有强大的作者扶植计划,尤其对于连续上传作品、作品质量优秀的作者,大角虫设计了多层次的作品奖励计划,其力度是目前国漫界无出其右的。
正是在这种机制之下大角虫漫画已经有100多部作品超过100万人以上订阅收藏,2016年大角虫漫画将提供一千部全版权日更,四千部全版权周更作品,一千部日更轻小说作品。
部分作品即将开始改编为影视、动画和游戏。在原创内容上面的布局,可以说童石网络已经完成初步的架构。据透露,大角虫漫画将重点开展原创ACGN泛娱乐产业布局,不仅扶持漫画创作方,也签约了国内许多顶尖的轻小说作家,大角虫漫画也将从单一漫画APP跃升为ACGN泛娱乐APP。大角虫漫画即将更名为大角虫,未来除了轻小说,还将加入社区、编辑器等社交分享等功能,提高用户黏着度。
2016年1月29日,童石网络发布公告,对外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增上影业有限公司”,预计将联合顶级动画制作公司、影视制作公司改编大角虫上面的多部漫画作品为大电影、网剧。另外据传,大角虫上的热点作品《困病之笼》、《迷域行者》已经开始动画化和游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