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今晚落幕,撇开跑断腿的记者、说干嘴的嘉宾和看花眼的××之夜不谈,我们还是来正经聊聊今年上影节公布了哪些电影项目吧。
娱乐资本论整理了阿里影业、万达影业、基美影业、合一影业、1905影业、柠萌影业等15家公司的片单,如果这些项目没有跳票的话,那么未来中国电影将迎来类型百花齐放的状态:奇幻、科幻和体育竞技等目前尚未火热的题材将走上大银幕,而国际大片背后也将有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身影。
趋势一
中国电影进入续集时代,能否做出品牌?
除了以上9部续集电影,娱乐资本论注意到有不少新公司直接制定了IP系列开发的策略。比如因《大圣归来》一炮走红的天空之城影业,围绕东方魔幻主题公布了《西游记之混世四猴》、《奇侠传》和《十二宫》三部电影,其中《混世四猴》将延续《大圣归来》的品牌,而另外两部同样主打东方超级英雄。
“好莱坞的英雄片多是阵营系列,这点我们需要学习。”天空之城影业创始人路伟认为:“我们不做IP电影,而要做出品牌电影来。未来的每一个要投资的电影题材我们都计划花7-10年的时间,做成一个系列,做出一个链条,拓展作品的空间的宽度以及时间的长度。”
而一响天开文化的片单中则出现了“五个一工程”:《一念成魔》《一夫当关》《一城半妖》《一击必杀》《一念永恒》分别涉及推理悬疑、战争反恐、仿古仙侠等不同题材,可以看出公司更想推的是“一响天开”这个品牌。
元力影业的影视计划更为宏观,专门成立了元力璇玑工作室,根据墨熊《混沌之城》在10年内打造9部电影和9部电视剧,打造一个超级IP。在元力影业ceo杨璐看来,只有像漫威那样围绕一部作品搭建世界观,并通过系列电影不断强化IP符号的价值,国产电影才能真正出现品牌之作。
不过娱乐资本论也注意到,一些电影在口碑并不好甚至未上映的情况下就匆忙推出续集。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现象很常见:“一种情况是续集版权换了一家公司来做,要提早宣传,有利于公司形象;另一种可能就是给资本市场说故事,证明自己有IP储备,盈利前景可观。现在IP热嘛,先拿到钱是王道。”
趋势二
没有一部合拍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电影的?
合拍片算是国产电影走向国际化的一条重要路径,美国和韩国历来是中国与海外进行电影时的首选,不过往往雷声大雨点小,获得票房口碑双丰收的案例不多。从这次公布的片单来看,除了《长城》都是由国外导演来执导,谁能第一个打开中国市场?从题材和演员来看似乎基美影业的两部作品比较讨巧。
除了合拍片,更多好莱坞大片背后频现中国资本。比如基美影业一次性公布了《九条命》《24小时生存》《超体2》《疯狂拉力赛》《克隆人》《盗潜黄金城》等6部国际巨制;在尝到《魔兽》的甜头后,万达影业又陆续公布了《忍者神龟2:破影而出》《金刚狼3》《环太平洋2》《哥斯拉2》《科洛弗道十号》《铁拳》《裴小姐的奇幻城堡》;行业新秀柠萌影业则入手了明星阵容强大的柏林电影节参赛影片《天才捕手》。
趋势三
电影类型初现多元化,魔幻电影或将迎来大年?
尽管爱情喜剧和动作悬疑片仍然是各家电影公司青睐的题材,不过也有越来越多另类电影逐渐涌现,比如阿里影业要将吴晓波描写中国商界历史的《激荡三十年》搬上大银幕,一向不走寻常路的嘉映影业推出传记片《李娜》和改编自严歌苓同名小说的《白麻雀》,万达影业则计划拍摄号称“中国第一部院线电竞题材电影”的《电竞狂潮》。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片单中,玄幻题材似乎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奇幻片的火爆可能与《美人鱼》带起来的热度有关,也是年轻观众青睐的主题;体育励志电影似乎比往年更多见,但考虑到以往的扑街成绩,电影最终面世时也许会以青春片或者励志片来包装。
另外《三体》虽然还没上映,但似乎已带火国内的科幻电影市场。老实说,中国已经好多年没有出现像样的科幻片了,按照热门题材风水轮流转的道理,怎么着也该轮到这儿,同时这两年资金支持和特效技术已经不再是阻碍国产科幻电影的难题。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科幻电影未来会是中国电影非常重要的类型,但发展成熟需要一定时间。“科幻片我们这么多年一直在寻找和观望,也谈了很多项目,但难产不光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有理念、视野上的难题。”嘉映影业董事长覃宏认为,“中国过去的电影人更擅长剧情片,科幻片方面的人才相对欠缺。当然现在越来越好, 85后、90后对技术的了解要远远高于我们这些岁数大的。”
近日《三体》爆出电影无限期推迟的传闻,出品方游族影业遭遇人事变动,特效团队VHQ被换下,转由国内特效公司承制。据爆料者称,《三体》由于拍得太差导致之前拍摄素材被弃用,这对于后续汹涌而来的科幻大片也许算是泼了一头冷水。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电影节片单中的科幻电影除了《矛盾战争》已发布预告片并定档2017年,其他项目都还在筹备中,也许只有当具体影片上映了,我们才有底气去下科幻电影是否崛起的论断。
在千和影业总裁白雪琨看来,目前很难从片单类型分析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决定趋势的应是故事和建立在故事上的电影工业技术配套。而目前大家还是从ip本身的话题炒点来决定做哪些电影。”
趋势四
新公司+新片单+新导演,能改变中国电影的未来么?
今年在发布片单的同时,娱乐资本论注意到越来越多陌生的名字出现在电影主创团队中,不少公司在项目发布会上还宣布了电影人才培养计划,比如演员黄渤发起的“HB+U”将资助新导演拍电影,而天空之城影业成立“马灯电影”和兄弟公司“放大电影”,则旨在帮助新电影人找到更多的投资和宣发渠道。
柠檬影业片单中有两个原创项目都启用了新锐导演,一部是由编剧余曦首次执导的警匪类型片《尖刀机动队》,另一部是由台湾导演傅天余执导的高概念爱情轻喜剧《爱情冻住了》。
柠萌影业执行副总裁周元透露,柠萌影业的影视开发团队一直在广泛接触年轻编剧和导演,最看重的是他们在过往作品中展现出来的潜力和创作理念。
嘉映影业的片单上也出现了新人导演的身影:女导演唐晓白历时三年打造的公路喜剧《玩命嫁期》;创作歌手吴克羣推出导演处女作《酸菜泡菜配》;新人导演唐宇和连奕琦则分别在《肇事者》和《冰封迷案》中独挑大梁。
一响天开影业则发布了“星生代计划”,扶持12位新人导演和3位编剧。不难看出,多数公布新导演项目的公司都是新成立的电影公司,一方面是由于资深大导资源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在这些新导演身上能够看到更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与潜力。我们只是祈望这些新锐导演不会和新兴公司一起,在这场由资本驱动的电影市场巨轮中昙花一现,而是真正能够交出像样的作品来。
趋势五
国产动画告别低龄时代?
这次上影节公布的动画片片单数量几乎不亚于电影,可以说自从去年的《大圣归来》到今年的《疯狂动物城》,再到暑期扎堆上映的《我叫MT》、《大鱼海棠》和《摇滚藏獒》,动画市场迎来了一个风口;而从项目来看,不同于以往低龄动画占据主流,主打青少年市场的动画电影明显增多。
一位资深动漫影迷就告诉娱乐资本论,从今年上影节公布的片单来看,动画题材和风格更为多元:“以前也有青少年动画,但是以冒险少年向为主。今年有改编科幻作家韩松比较严肃沉重的作品《红色海洋》,还有木甲朋克风格的《墨战》,光看片单我就心潮澎湃了,有些作品应该是冲着获奖去的,十分期待。”
在娱乐资本论看来,尽管走进电影院为动画作品买单仍然不是多数观众的习惯,但国产动画电影打破15亿票房的天花板也许只是时间问题。真正的关键还是在于,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做出不输于喜羊羊、熊出没的青少年甚至成人动画品牌,能够有系列开发以及后续衍生产品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