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给Pokémon Go泼冷水了 有人说它最多火4个月
当前位置 :首页>产业新闻>返回
时间:2016-07-14 编辑: 来源:腾讯产业

  游戏客栈今日报道(2016.7.14)最近,《Pokémon Go》已经火得堪称“现象级手游”了:玩家用各种不同的奇葩手段抓小精灵、服务器瘫痪、媒体刷屏式报道、任天堂股价飙升……想必很多人这几天都跟我们有同样的感觉:打开微信朋友圈,全在聊《Pokémon Go》。

 1.png

  毫无疑问,《Pokémon Go》的基于真实地图、结合增强现实技术(AR)抓小精灵的玩法,让大多数玩家都感到很新奇。游戏爆红后,有报道称《Pokémon Go》的开发商Niantic Lab计划将这款产品搬上另外两个平台:微软AR眼镜Hololens,以及VR眼镜谷歌Cardboard。考虑到《Pokémon Go》在手游平台的优异成绩,有人做出了这样的预测:《Pokémon Go》将作为一款杀手级应用,推动VR/AR设备的普及和发展。

  这就不是一个普通的预测了,要知道,这几年来VR行业一直存在“产业爆发需要杀手级应用”的说法,但至今没有这样一款VR应用出现。如今,《Pokémon Go》目前情势一片大好,对AR概念的普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真的能对整个VR/AR行业起到这么大的影响吗?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VR行业的人对《Pokémon Go》这款游戏的看法吧。

  HTC Vive中国区内容技术负责人 袁东:

  Pokemon Go=Ingress + IP + 行业关注。

  焰火工坊CEO 娄池:

  我觉得《Pokémon Go》受欢迎就是因为IP够强,如果换个皮一定就不会有这么大影响力,之前也有基于真实地理信息做的手游,基本都是小圈子游戏,做不大,别人也复制不了。

  对VR和AR影响不大,技术上也没什么黑科技,这种游戏类型此前也有,《Pokémon Go》只是证明了好IP的价值是跨平台的。

  TVR创始人 方相原:

  跟VR关系不大,不过VR里面做神奇宝贝也是超级好的内容!

  AR版的《Pokémon Go》我只是看朋友玩过,具体他对AR技术的运用到什么程度,我并不清楚,但是就目前普通手机能玩、普通手机摄像头的硬件情况分析,我认为这次内容添加只是平面的添加,或者说不是基于准确实景透视正确的添加。跟宣传片里面特效制作的效果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这次的爆发,是因为大家对神奇宝贝系列作品的热爱。而作为AR游戏的范畴来考量,我们认为还在初级阶段。但是,是个游戏未来的想象力巨大。非常看好,非常喜欢。

  我认为养成系统是很适合VR各种游戏的。但是宠物养成类游戏,没有《Pokémon Go》这个IP,就不要碰了,机会太小。除非,做盗版……

  猫眼视觉联合创始人 姜凡:

  从我的角度来看,《Pokémon Go》的出现绝对是件好事,让全球更多的人体验到了什么是AR,AR能干什么。从产品本身来说是IP的力量更大,游戏还原动漫度很高,动漫里说的就是主角和朋友们一起去探险,去抓各种小精灵的冒险故事,游戏很好地做到这个还原度,并且社交性很强。

  IP的力量+还原动漫的玩法+AR技术与社交。

  不过,我不认为山寨这样的游戏会成功。游戏缺点也很明显,玩起来耗时间,跑来跑去累,耗电量大。付费层面适合外国人,并不适合中国。

  11.png

  从采访的情况来看,VR从业者们对《Pokémon Go》现象的反应非常冷静。尽管外界对《Pokémon Go》成功的原因分析得天花乱坠,他们却几乎一致认为:这款游戏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IP的号召力。他们很多也提到了《Ingress》,这款同样AR+真实地图、知名度却远不如《Pokémon Go》的手游。而事实上,《Ingress》的开发商和《Pokémon Go》是同一家,也就是Niantic Lab。

  Niantic最初是谷歌的内部创业项目,之后脱离出来成为一家独立的工作室,一直专注于现实空间地理位置与移动设备结合的应用研发。2010年成立至今,Niantic总共只开发了3款游戏,第一款叫做《Field Trip》,几乎无人知晓;第二款《Ingress》,第三款便是《Pokémon Go》。相比之下,《Ingress》虽然收获了不少玩家的喜爱,但一直属于比较小众的产品,并没有取得轰动性的成功。

  也难怪,当《Pokémon Go》出现的时候,玩家群体中出现截然不同的反应:“这不就是宠物小精灵版的Ingress吗?不稀奇”,以及“哇这个游戏太新鲜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

 11.png

  在《Pokémon Go》大红大紫、业界对其大肆吹捧之际,自然而然地也出现了许多“泼冷水”的声音,国外分析师就直言:我估计这游戏最多只能火4个月。他表示,这款游戏对增强现实技术的使用相当基础和简单(基本上是平面叠加,而不是基于透视),并没有太多高科技成分;更重要的是,玩家本身是变化无常的,当大家感到疲倦,或者手机电量不足的时候,新鲜感会逐渐消磨殆尽。而我们采访到的几位VR行业人士,也都提到了类似的观点。

  总而言之,《Pokémon Go》对于AR概念在一般用户群体中的普及,是成功且有效的。但在火爆的背后,我们或许应当更冷静一些。《Pokémon Go》还能火多久?今后能否对VR/AR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否会成为那个人们期盼已久的“杀手级应用”?……这些问题,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2月微信小游戏百强榜

《神隐之子》挖掘赛道亮点

摔角游戏买量观察

健康游戏忠告:抵制不良游戏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

京ICP备15024595号-1

游戏客栈 游戏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