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网剧诞生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创造了不少“爆款”,那么这些剧目在题材上有什么样的特点,到底哪些类型的网剧更受欢迎呢?
随着近两年网络自制剧“井喷”式爆发,播放量高,好口碑、话题性佳的剧目也越来越多。甚至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精品IP反输电视台的例子,视频网站也因此改变了单纯掏钱买剧的境地,开始从单一平台提供者身份向内容制作者的身份转变。
网剧诞生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创造了不少“爆款”,那么这些剧目在题材上有什么样的特点,到底哪些类型的网剧更受欢迎呢?
各大平台爆款网剧题材分析
爱奇艺
回顾爱奇艺2015年的自制剧,亿量级播放量自制剧达20个。
从题材来看,亿量级播放量热门大剧中,以悬疑/灵异/奇幻类为主。
再看2016上半年的自制剧情况,青春校园IP剧《最好的我们》锋芒毕露,播放量已近24亿(数据来源:剧星传媒PV-TOOL统计于各网站前台,时间为2016.1.1-2016.7.19),豆瓣评分高达8.6分,高播放量的同时,口碑也较好。悬疑犯罪类型的《余罪》作为一匹黑马,亦在播放量和口碑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引起了广泛讨论。
腾讯视频
腾讯视频2015年的自制剧中亿量级播放量剧目数达8个,其中《暗黑者》第2季表现较为突出。
从题材来看,亿量级播放量热门大剧中,依然以悬疑/灵异/奇幻类为主。
优酷土豆
2015年优土视频的自制剧中亿量级播放量剧目数亦有8个。其平台大影响新制作的发力值得期待。
从题材来看,亿量级播放量热门大剧中,以草根喜剧类为主。
乐视视频
2015年乐视视频的自制剧风格独树一帜,亿量级播放量自制剧达7个。在2015年底开播的,以“剧情雷、剧组穷,但却停不下追剧脚步”闻名的《太子妃升职记》则在2016年有大爆发。
从题材来看,亿量级播放量热门大剧中,以草根喜剧、玄幻古装为主。
搜狐视频
2015年搜狐的网络自制剧呈现了一种品牌草根剧长尾明显的局面。新剧中,《无心法师》释放了比较大的影响。亿量级播放量自制剧达13个。
从题材来看,亿量级播放量热门大剧中,以草根喜剧类为主。
网剧题材的秘密
根据对各大平台网剧播放量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到,在累计播放量十亿量级以上的剧目中,惊悚悬疑、奇妙幻想类占主导。此外,青春校园和古装玄幻类也深受喜爱。草根喜剧类作为网剧的独特题材,长尾期明显。
悬疑烧脑剧、灵异惊悚及近两年大火的盗墓题材网剧,比较符合年轻人猎奇、追求刺激的心理需求。与传统电视剧形成差异化选题,拥有一大批死忠粉,能够释放比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剧情尺度相较电视更为宽松,也成为最易触及政策红线的题材。
表现较好的剧目如盗墓探秘类的《盗墓笔记》、《老九门》等;灵异惊悚类的《灵魂摆渡》、《十夜谈》、《探灵档案》(下架)等;悬疑警匪类的《余罪》、《心理罪1》、《暗黑者》等;奇幻科幻类的《执念师》、《穿越谜团》等,播放量均不俗。
从中也可以看出,2015-2016上半年播放量亿级剧目占优势的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两大平台,的确在此类题材上有比较多的剧集。
随着网络剧审查政策收紧,一些渲染低俗暴力的剧目将难过审。日后对于网剧的监管和审查也必将越发严格。目前,已经有网剧因为题材的原因被下架。如何在题材和政策之间寻找空间,必将成为网剧需要面临的问题。
污得坦荡、雷得销魂的酸爽雷剧也是近两年较为火热的题材,尤其是乐视,几乎成雷剧出品专业户,譬如《拐个皇帝回现代》、《调皮王妃》、《太子妃升职记》等。此类剧集的观众一般定位为85-90后,甚至95后等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受众,迎合了变性、腐、BL、GL等“二次元”审美趣味。
题材以穿越、宫斗、架空题材为主,不怕污,就怕没新意,从而不吸睛。所以在造型上也较为雷人,但就是这些粗看廉价的服化,却在宣传上搭上国际时尚品牌,或者直接以“穷”为卖点,开辟营销新空间。剧情方面,槽点满满,结合弹幕一起观看才是此类剧集的标准打开方式。不过污力过火也难免要和政策产生碰撞。
另一表现较好的题材——草根段子喜剧,主打屌丝文化,以原创姿态强势逆袭。一般具有小制作、大创意、轻浏览和高变现的特点。此类剧集单集制作成本大概在5-10万左右。以搜狐自制剧《屌丝男士》系列为例,2012年第一季制作成本仅60万元左右,第四季制作成本也只有350万元。成本虽不高,但回报变现成果较好,《屌丝男士》第四季单季收入超过6000万元,衍生电影《煎饼侠》也延续低投入高产出的牛势以1800万的投资取得11.6亿元的票房佳绩。
剧集打着吐槽和恶搞的招牌,用屌丝视角解构与重构当下的热点话题,抓住了互联网圈会懂的梗、90后能够get到的点直戳观众的笑点。形式上迷你剧剧场大约在10-15分钟,短的只有5-6分钟,符合网络用户碎片化时间需求。
小结:
1.惊悚悬疑、奇妙幻想类题材播放表现较优,青春校园和古装玄幻类表现也不俗,草根喜剧类作为网剧的独特题材,长尾期明显。
2.网剧题材迎合部分观众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题材的导向问题。受限于电视平台的题材并不能在网络上毫无顾忌地发展。
延伸阅读:
解析网络剧与电视剧的区别
来源: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
发展到今天,网络剧已经不单单是从网络上播出的电视剧这么简单,很多网剧已经开始和上星卫视联合播出,但其看重的收视群体和利益链条,却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从制作上讲,网络剧和传统电视剧并没有什么区别,一样的拍摄手法,一样的后期制作,真正不一样的,是播出形式和收益形式。
传统电视剧制作完成之后,百分之九十九的作品会将播放版权卖给各大卫视,各卫视拿着每天播放赚来的广告费购买播放版权,用好作品来吸引更好更贵的广告,这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并且持续了几十年。乃至后来,卫视们又推出了什么“冠名播出”“某某品牌赞助、某某品牌友情提示”等噱头,说到底都是广告收入,圈钱。
如果没有网络,可能这条产业链会这么一直下去,但随着视频网站的崛起,这条产业链开始遭遇冲击。
最初网上的视频网站只购买影视作品的网络播放版权,而且还要等卫视播出完毕之后,才能播放,这样虽然花费不高,但收益也不明显。这个时候视频站的重心也不在电视剧领域,短视频、热点资讯、特色节目是当时视频网站的主流。
然而,在2012年前后,来自民间草根的自制剧开始在网上出现,这些自编、自导、自拍、自演的小作品,凭借着新颖的题材和幽默的风格博得不少关注,当然了,这时候的“自制剧”,也偏向于短视频类型,比如早先比较有名的“郑云工作室”“陈翔六点半”等。
再往后到2013年前后,自制剧在经过一年的发展后,迎来小高潮,一些有一定规模的自制剧,开始和视频网站合作拍摄作品,这个时候视频网站已经开始注意到自制剧的收益模式,网络自制剧的概念,开始有了苗头。
这个时期,我们不得不说一下几个代表性作品,优酷的《万万没想到》系列和搜狐的《屌丝男士》系列。
这两部作品算是这个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是视频站旗下的工作团队制作完成的作品,并且都取得了傲人的点击成绩(破亿)。
这个时候,网络剧的盈利模式已经趋于完整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