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了解VR设备进化史 上世纪早有头戴式显示器
当前位置 :首页>产业新闻>返回
时间:2016-08-31 编辑: 来源:腾讯产业

  游戏客栈今日报道(2016.8.31)锡拉丘兹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近日发布了一张信息图表,内容展示了虚拟现实革命的整体概况。

  由图片中可知,一些在业内专家看来可能非常重要的某些细节信息并未包含在这张图表中,比如自17世纪起就被人们发现可以制造出3D效果的立体镜。不过这张图表中仍然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视觉技术的变化过程做了一个特别详尽的概括。

  尤其是在这张图表中,提到了2010年微软Kinect的诞生,以及早在谷歌纸盒(Google Cardboard)大行其道之前的2011年就已经存在的iPhone VR显示器。在2012年Oculus诞生的时候,这家公司在最初阶段的目标就是在这些早期产品的基础上对追踪、渲染以及显示技术进行调整,将其整合成一个强大的产品。

 44.jpg33.jpg22.jpg11.jpg

  虚拟现实进化史

  以下为图表中的简要内容:

  20世纪30年代——林克训练器(Link Trainer):全机电的民航班机训练模拟器,美国军队当时购买六台林克训练器的价格是3500美元,如今的价值达到了50000美元;

  20世纪40年代——三维魔景机(Sawyer's View-Master):含显示器和卷盘两部分,可观看立体三维图画,预计显示器的整体销量为1亿台,卷盘的销量为15亿台;

  20世纪50年代——传感影院(Sensorama):50年代中期设计,街机风格的小剧场机壳,全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包含立体声音响、立体3D显示器、气味产生器以及一张震动椅。

  20世纪60年代——Telesphere Mask:第一款头戴式显示器,配有立体3D宽屏显示器和立体声音响,但没有体感追踪功能;

  20世纪70年代——白杨树镇电影地图(Aspen Movie Map):对科罗拉多州的白杨树镇营造了一次互动虚拟之旅,通过触摸显示屏与导航按钮让使用者可以在虚拟场景中四处行动;

  20世纪80年代——VPL EyePhone:配有一只手套的头戴式显示器,售价9400美元,通过头部与手部的追踪让使用者进入全浸入式的电脑模拟场景中;

  20世纪90年代——任天堂Virtural Boy:便携式的3D电视游戏机,首款针对游戏设计的家用虚拟现实设备,通过双屏的设计让人对2D的画面产生3D的错觉,销量大约为770000台;

  21世纪——虚拟游戏机(Virtuality Gaming Machines):封闭式的游戏站,在游戏舱中配有头戴式显示器和手动控制器,首批产品的买家为英国电信公司,以每台78000美元的价格售出两台;

  2010年——微软Kinect:在2010年发布的体感控制游戏系统,为使用者创造一个数字化版本的形象,使之与显示屏上的虚拟世界进行互动;

  2011年——iPhone虚拟现实显示器:使用现有的移动设备营造浸入式三维视觉体验,外形像是提供3D画面iPhone护目镜,可360度运动;

  2012年——Oculus Rift:用于数字娱乐的头戴式显示器,曾在Kickstarter上进行融资,并在3天的时间内获得100万美元的众筹资金,Oculus在2014年以20亿美元的价格被Facebook公司收购;

  2013年——Tactical Haptics虚拟现实体感控制器(VR Motion Contorller):响应式游戏操纵杆,曾于2013年在Kickstarter上进行募资,但没能完成175000美元的融资目标;

  2014年——谷歌纸盒:可折叠式的纸盒显示器,适用于安卓手机,售价为15美元,在发售前19个月内销量达到500万台;

  2015年——三星Gear VR:需要使用三星手机才可以运行,售价99美元,戴在用户头部,可完全遮盖眼睛周围,利用了一个加速器和一个陀螺仪来营造浸入式体验;

  2016年——微软HoloLens:全息影像头戴式显示器,无需使用手机的独立设备,开发者版的售价为3000美元。


2月微信小游戏百强榜

《神隐之子》挖掘赛道亮点

摔角游戏买量观察

健康游戏忠告:抵制不良游戏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

京ICP备15024595号-1

游戏客栈 游戏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