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截至8月31日,国内各家影视类上市公司2016年半年报已基本披露完毕,可谓是冰火几重天。
经济下行,影视娱乐行业的火却越来越旺。
随着资本介入,影视行业逐渐形成寡头垄断格局,上市公司愈发主导市场。以前,中国影视行业IP及内容孵化、制片、发行、院线各司其职,现在上市公司都是横跨几个领域,几乎垄断整个行业。
截至8月31日晚,国内各家影视类上市公司2016年半年报已基本披露完毕,可谓是冰火几重天。先来看一下统计表格。
(十二家影视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均来自半年报)
从业绩上看,影视股整体仍然保持高增长。
万达院线(002739)稳居龙头,无论是57亿的营业收入还是8亿的净利润遥遥领先其它公司。公告显示,公司半年度营业收入57.22亿元,同比增长64.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5亿元,同比增长28.05%。 即使上半年全国票房增速放缓,万达院线票房收入为63.88亿,占比79.84%,依旧构成最大的收入来源。
凭借春节档《美人鱼》的票房爆发,光线传媒(300251)净利润排名第二。从各项指标看,光线传媒实现营业收入7.2亿元,虽然营收在榜单中只排到第八名,但同比增长74.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1亿元,同比增长291.13%,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增长近4倍,再次将影视公司业绩受单片影响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上半年华策影视(300133)异军突起在营收上高居第二名,达15.48亿元,仅次于万达院线;而净利润指标上,华策影视位居第五位;不过如果减去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整个排位则有非常大的变化,华策能够排名第三。
前十二大影视公司中,业绩出现下滑的首当其冲是华谊兄弟(300027),净利润同比下滑近40%,扣非后净利润下滑65%。其次新文化(300336)和唐德影视(300426)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
万达院线:实现8个“小目标”
2016 年上半年,国内电影市场呈现影片数量增加较多,优质影片供给较少的特点。根据猫眼电影专业版数据显示,1-6 月国内电影市场实现票房 246 亿元,同比增长 21.4%,观影人次 7.2 亿,同比增长 29.7%,票房及观影人次增速均有所放缓。
万达院线的票房依旧保持着高速增长。公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万达院线实现票房 40 亿元,同比增长 40.6%。观影人次9666万人次,同比增长49.2%。市场占有率13.7%,继续在同行业保持领先地位。其中国内实现票房 33.6 亿元,澳洲实现票房6.4 亿元。
截至2016年6月30日,万达院线拥有已开业影院320家,银幕2789块,其中新增影城28家,新增银幕232块。
2015年11月,万达院线方面宣布以22.46亿元完成收购澳大利亚第二大电影院线运营商Hoyts。2016年上半年,Hoyts为万达院线贡献了6.4亿元的海外票房,以及1.34亿元的净利润。实际上,在扣除Hoyts的海外票房贡献之后,万达院线国内票房的增速为18%,略低于全国票房增速。
除了海外“买买买”之外,万达院线在国内的收购整合行为同样不少。2016年上半年,万达院线就接连买下了大连奥纳投资公司旗下的6家影城,以及广东厚品文化及赤峰北斗星旗下的7家影城。8月24日,万达院线宣布与韩国CJ集团合作,CGV影院将加盟万达院线。在院线行业步入互联网化与产业整合发展期的背景下,万达院线还在加大横向整合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万达院线上半年非票房收入的整体占比也从2015年的20%提升到了32%。其中,商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7.56%,主要来自传统影院卖品(如饮料、小食等)和衍生品销售。今年上半年商品销售收入取得了7.06亿元,同比增长77.56%;影院广告收入激增3.4倍达到5.2亿元。
同时万达院线及影时尚影业投资了《星际穿越》、《终结者5》、《忍者神龟》等好莱坞商业大片,并提供每年30部好莱坞进口分账大片黄金位置的贴片广告发布服务,这部分业务上半年披露的业绩收入高达2.16亿,为万达院线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收入来源。而未来万达院线还将进入游戏领域,可以预见,万达院线的非票房收入正在逐步规模化,盈利结构也在优化。
光线传媒:爆款《美人鱼》贡献巨大
上半年利润同比增291.13%,电影票房收入大幅增长。2016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22 亿元,同比增长74.27%。净利润3.22 亿元,同比增长291.13%。
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电影收入较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期内上映了《果宝特攻之水果大逃亡》、《美人鱼》、《奔向世界中心的爱》、《火锅英雄》、《谁的青春不迷茫》、《我叫MT》共6部影片,票房为39.80亿元。2015 年上映并有部分票房结转到本报告期的《寻龙诀》、《恶棍天使》2 部影片。
《美人鱼》这部超级“爆款”为光线传媒贡献巨大,光线传媒在2016年上半年已完成全年票房目标的62%。公司参投、发行的8部影片预计下半年上映,暑期档已经上映的有《大鱼海棠》和《精灵王座》。剩下影片中,自媒体票房透视镜(微信id:piaofangtoushijing)认为,王宝强自导自演的《大闹天竺》、热门IP改编的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有冲击高票房的潜质。
在深耕电影市场的同时,光线还重新进军电视业务。由于15年光线旗下电视剧业务及栏目制作与广告两项业务亏损近7000万,光线在16年上半年暂时搁置了相关业务,半年报里电视相关业务的收入为0。不过在今年下半年光线将重振旗鼓,目前热播的《诛仙-青云志》市场反应强烈。
此外光线还围绕影视、游戏、动漫、音乐等泛娱乐内容产业全线布局,投资了猫眼电影、铁血科技、喜天影视、锋芒文化、多米音乐等多家公司,布局新媒体、新渠道(VR、直播、电商),预计到年底将形成70家左右光线系公司。
华谊兄弟:转型阵痛期,净利润下滑近40%
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8亿元,同比增长13.54%;实现净利润3.03亿元,同比下降近40%。
上半年,华谊兄弟总营收中,影视娱乐版块营业收入为10.7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8.63%;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版块营业收入为1.12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36.08%;互联网娱乐版块营业收入2.99亿元。
今年上半年华谊兄弟主要的电影项目有《灵偶契约》、《纽约纽约》、《奔爱》,市场表现均不如预期。《摇滚藏獒》、《陆垚知马俐》、《罗曼蒂克消亡史》、《我不是潘金莲》等预计在2016年下半年发行上映。除此之外,华谊参投于2016年6月18日上映的《魔兽》,因参与全球分账,确认收入时间较长,在上半年尚未形成分账收入。
根据“票房透视镜”分析,已经在暑期档上映的《摇滚藏獒》 和《陆垚知马俐》的票房表现均比较平淡,而下半年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和《我不是潘金莲》则相对有一定票房空间。
网生内容方面,华谊兄弟参与投资《山炮进城》系列、《超能太监》系列等网络电影,拓宽业务模式; 电视剧方面,2016 年上半年形成收入的项目主要有《五鼠闹东京》、《三个奶爸》、《我爱张宝利》、《爱上张宝利》、《恩菲回来了》等。预计 2016 年下半年开拍或发行的电视剧还包括《好久不见》、《黎明之战》及引进剧《匹诺曹》等;
此外,作为华谊生态系统中规模最大的衍生业务,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版块目前正在加速推进中。
奥飞娱乐:IP为核心的动漫玩具和影视业务
今年1-6月,奥飞娱乐实现营业收入15.17亿元,同比增长20.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2亿元,同比增长14.62%。其中动漫玩具类和影视类业务构成主要营收来源,其中影视业务增长同比78%。
奥飞娱乐在IP的数量以及质量上都有保障。目前在K12领域(5岁-18岁)的相关IP有“铠甲勇士”、“巴啦啦小魔仙”、“火力少年王”以及“超级飞侠”等。其中“超级飞侠”崛起迅速,进入男孩最喜欢动漫形象前5名。奥飞通过旗下“有妖气”获取优质IP,同时漫画平台还在源源不断形成新IP,为公司打造以IP为核心的影视、游戏、动画、玩具等为一体的泛娱乐生态奠定了核心基础。
影视方面,上半年参投《美人鱼》以及《荒野猎人》,获得可观收益,目前,奥飞娱乐参投并主导的电影《铠甲勇士》、《刺客信条》以及《008倒霉熊》正开展前期宣发工作。
游戏方面,7月《水浒Q传》将上线,同时目前已参投日本传媒集团角川集团,布局二次元游戏IP;媒体方面,拥有嘉佳卫视,在全国五大卡通卫视排名第三,收视率第一。
可以看出奥飞娱乐正加大战略拓展业务的布局,包括VR业务拓展、AR与游戏、玩具相结合的探索,逐渐构筑围绕IP的泛娱乐生态。
华策影视:电影、电视剧双双发力
华策影视披露2016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业务发展稳健,实现营业收入15.48亿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67.1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30%。对于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华策解释为影视剧销售规模增长,新业务电影和综艺节目产生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比例较大。
近两年来,一直深耕影视剧制作的华策影视逐渐发力电影、综艺业务。半年报的数据也反映了公司收入结构呈现出的显著变化。报告期内,从收入结构来看,全网剧板块营收同比增长27.16%,其中来自互联网渠道的比例超过30%,占总体收入的比例从去年的88.79%下降至66.80%,其他内容矩阵业务规模的迅猛增长给收入结构带来了显著变化。这样的变化趋势,说明华策影视逐渐摆脱了对电视剧的依赖,电影、综艺等全内容版块齐齐发力。
报告期内,华策影视出品上映的电影包括《末日迷踪》、《女汉子真爱公式》、《刑警兄弟》、《大唐玄奘》、《妄想症》五部,其中四部参与发行,几部作品基本都属中小片。目前暑期档的影片中,华策参与了目前票房超过5亿元的《使徒行者》的投资,以及另一部《微微一笑很倾城》的投资和发行。
报告期内,主要贡献收入和利润的剧集包括《亲爱的翻译官》、《医馆笑传2》、《好运来临》、《怒江之战》、《解密》、《锦绣未央》、《柠檬初上》、《锦衣夜行》等。
印纪传媒:整合营销占总营收七成以上
2016年上半年,印纪传媒实现营业收入9.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0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6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04%。其中,印纪传媒的老本行整合营销业务的营收占总营收七成以上。
除此之外,印纪传媒联合美国华纳兄弟、艾肯娱乐投资、发行了好莱坞动作大片《极盗者》,还以约250亿韩元投资韩国影视制作上市公司Chorokbaem Media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影院建设方面,新乡影院、唐山影院及东莞影院等均已投入运行。
上半年印纪传媒投资了《哈罗卡小姐》、《火柴小姐的美味人生》、《卧底归来》、《如果巴黎不快乐》、《翡翠恋人》、《中国式不婚》、《幸福照相馆》、《修仙记之何仙姑传》等影视作品。同时发行了《孤战》、《我叫刘传说》、《功夫婆媳》等影视剧作品。
目前印纪传媒以自有IP作为影视及衍生领域运作的核心驱动力,如以《克拉恋人》为代表陆续制作电视剧续集和大电影。
文投控股:耀莱+都玩网络双轮驱动
2016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8.5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1亿元。
今年4月,文投控股进行了重组更名,公司由北京文资办控股,整合了耀莱影视和游戏公司上海都玩网络,成龙、冯小刚、黄晓明、李冰冰、张国立等众多明星参股。
文投控股与著名影星成龙深度捆绑,旗下全资子公司耀莱影视可以在影城运营项目中商业使用其姓名、肖像和品牌形象,此外,公司更是以成龙电影为切入点,布局产业链其他上游环节。
2016年上半年,耀莱影城新开业影城7家,新增银幕49块,共计拥有影城39家,银幕310块。报告期内,公司影院电影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实现营收4.69亿元,占总营收的54.96%。
文投控股投资的影片包括《绝地逃亡》、《功夫瑜伽》、《铁道飞虎》、《我不是潘金莲》和《普通人》(原《龙震四海》),并以5亿票房保底的形式成为《我不是潘金莲》全球独家发行方。《绝地逃亡》于7月21日上映,已实现票房接近8.9亿元。其余影片全部进入后期制作阶段,《我不是潘金莲》计划于2016年9月30日上映,《铁道飞虎》计划于2016年12月16日上映。
此外,文投控股宣布在今年6月份正式签约代理吴亦凡的中国境内经纪事务。
新文化:电视剧项目稳扎稳打
报告期内新文化实现营业总收入5.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32%;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5.8%。
影视剧+LED 广告并驾齐驱。影视剧方面合计实现收入 2.83 亿,较去年同期增长 40.95%。其中电影和综艺栏目增长迅速,同比大增 292.15%和 830.73%,主要受益于报告期内《美人鱼》《二十四小时》等成功项目。电视剧业务《潜伏在黎明之前》 等四部电视剧实现收入共计约1.80 亿,同比增长 1%。 LED 广告方面,受宏观经济影响及新媒体的冲击,传统 LED 广告投放量下降,公司依托新技术提升投放效果和运营优势降低获取代理资源成本,实现收入 2.63 亿元,同比增长14.9%。 此外,影视植入、节目赞助、卫视互动广告及 O2O 整合营销等业务均有开启。
IP开发持续推进,项目储备丰富。新文化与大宇资讯合作,开发的 IP 项目《明星志愿》完成前期拍摄,《汉之云》已进入拍摄阶段,《仙剑 4》获正式授权,《大富翁》将采用剧集+电影+综艺三方联运模式。另外基于《美人鱼》 获得的成功,公司将其作为IP 剧制作拍摄电视剧版并获星辉海外的授权。
下半年,新文化取得发行许可的《长梦留痕》、《我的老爸是卧底》,《冒牌女神》、《再造千金》等电视连续剧及大 IP 电影的制作将继续推进。此外,综艺栏目将作为公司下半年重点业务持续深入布局,与千足文化的深度合作。
投资热门领域,协同发展放泛娱乐产业。新文化上半年投资了七煌信息 10.87%股权、 小度互娱 17%-22%股权和互动视界(VR 内容制作)。其中上海七煌信息主要服务于电子竞技节目的制作和包装、电子竞技明星的培养和宣传以及电子竞技相关培训的研发和拓展;北京小度互娱由百度分拆视频业务而来,拥有海量用户规模及百度视频核心技术,专注于 PGC内容分发平台建设和 PGC 内容投资基金运营以及提供全网视频搜索服务。
慈文传媒:影游业务实现高增长
实现营业收入4.29 亿元,同比增长 2330.53%;归属净利润9,239.42 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扭亏为盈;归属扣非净利润9,020.04 万元。
目前,慈文传媒有4部电视剧已取得发行许可证,有6部电视剧已开机或基本完成拍摄,其中《致青春》已经于上半年确认收入,下半年将有《老九门》收入的确认。此外,还有《萌夫木子李》《有一种爱叫放手(家年华)》两部剧已取得发行许可证,《左耳》《梦想年华大三线》《特勤精英》《惊蛰》四部剧已在后期制作中,《特工皇妃楚乔传》《回到明朝当王爷》正处于拍摄中。
慈文传媒已经立项的电视剧项目包括女性题材的《寻找爱情的你》《凉生》,玄幻题材的《爵迹》, 探险题材的《老九门2》《沙海》,玩剧题材《速度》《龙城武士》,穿越题材《回到明朝当王爷》《步步生莲》《脱骨香》《上古》等。
游戏方面,实现营收2.46 亿元,占比57.44%。
华录百纳:综艺、影视发力
上半年实现营收10.96 亿元,同比增长2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4 亿元,同比增长46.6%。归属于上市公司的扣非净利润7.99 亿元,同比增长40.9%。
分版块来看,华录百纳影视板块1-6月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8.69%,毛利率43.9%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4个百分点。影视方面实现收入2.38 亿元,毛利率43.88%,收入主要来自于《乱世丽人行》等的首轮发行及过往剧目的二轮发行,重点项目《角力之城》、《深夜食堂》拍摄完成。
综艺方面,公司强大的研发制作和招商运营能力继续得到体现,上半年营销和综艺共实现营收7.1 亿元。其中《旋风孝子》CSM35 城市网平均收视率1.53%,连续十多期蝉联同时段收视冠军宝座,《跨界歌王》收视和口碑双赢。
体育方面,以华录蓝火体育为主体,获得欧洲篮球冠军联赛中国地区的独家经营权,携手北京卫视直播西甲赛事、商务合作中超、足协杯等,深化体育产业布局,收入贡献大幅增长至1.46 亿元。
上半年,华录百纳设立了 VR 产业事业部,战略合作暴风魔镜,切入VR 内容制作;收购上海平实剩余49%股权并在交易完成后增资2500 万元,整合上海区创作、政策、文化等相关资源;
子公司华录经纪与风火石文化合作设立艺人经纪公司(出资150 万元,持股30%),艺人经纪开启“培养明星”的新经营模式;体育方面,子公司华录体育以自有资金出资300 万美元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积极对接国际体育顶尖资源。
2016 下半年计划投资制作电视剧11 部,其中《爱是你我》等3 部处于拍摄阶段,电影3 部,其中参与投资的电影《冲天火》预计下半年上映。综艺栏目2 部(《我的新衣》、金荣希团队《来吧,说做就做》)。
长城影视:电视剧+广告业务大幅增长
上半年共实现营收约5.97 亿元,同比增长189.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6421.38万元,同比增长39.58%。
分析长城影视上半年营收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系公司通过收购东方龙辉30%股权、上海微距30%股权、上海玖明25%股权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广告业务板块的综合实力。报告期内长城影视广告业务整体实现营收5.08 亿元,同比增长359.86%,极大的增强了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
长城影视上半年共有《布袋和尚新传》、《神医安道全》、《家国恩仇记》、《独立纵队2》、《乞丐皇帝与大脚皇后传奇》五部新剧首轮发行以及《隋唐英雄》系列的二轮发行,整体表现较为稳定。展望下半年,长城影视目前已开机及正在前期筹备的剧目共有5 部,其中重点投入45 集历史大剧《人民总理周恩来》。
唐德影视:二次保底《绝地逃亡》令收益缩水
唐德影视半年度营业收入26617.14万元,同比减少0.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66.88万元,同比增长4.06%。
和灿星的“中国好声音”争夺战中,虽然得以留住“中国好声音”这一综艺节目名称,但唐德好声音难以在今年与观众见面;收购范冰冰公司爱美神51%股份遭遇证监会严格审核,最终选择以共同出资公司的方式与范冰冰继续展开合作,以股权绑定明星的计划流产。
从半年报来看,《结婚为什么》、《天伦》、《大唐玄奘》、《匹夫英雄》、《拥抱星星的月亮》五部电影及电视作品合计收入约2.64亿,占唐德影视主营业务收入的 99.23%。
下半年,已于暑期档上映的电影《绝地逃亡》映前已签署10 亿票房保底+提成发行方案,提前锁定收益降低风险。唐德其后二次保底加码2000万元宣发费,还斥资5175万元回购了原发行方保底和超额收益分成的15%。影片最终票房止步8.9亿,使得本来提前锁定的保底收益缩水不少。
此外,唐德影视参与投资制作的都市情感剧《结婚为什么》开播、大型古装剧《赢天下》及情感大剧《花儿与远方》也已开机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