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网络大电影发展势头强劲。数据显示,2014年,在爱奇艺上线的网络大电影大概有450部,2015年这一数字达到了700部,至于2016年的网络大电影,业内人士保守估计将超过2000部,市场份额达10亿。但在快速发展背后网络大电影却是野蛮生长,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网络大电影在经历了三年的野蛮生长后,2016年将是其重新洗牌的一年。粗糙平庸的创作形态逐渐式微,内容精细化成为网民关注的重点。这就意味着2016年,专业化、细分化将成为网络大电影行业发展常态。
相比于2015年成本几十万的平均水平,大多数网络大电影的制作成本如今已经在100-300万之间,千万级别的网大开始出现,在制作上也更为专业,制作周期也有所延长。
以莱彼特全资子公司年轮映画出品的网络大电影《天师伏魔》系列为例,天师伏魔系列作品每一部的投资制作都在120万左右,这在网络大电影领域投资已经不算小数目,而年轮出品的另一部科幻动作网大《绝色之战》从开始筹备到上线用了18个月,这也是打破了以往的既定周期。
10亿市场能否召唤精品网大
纵观整个市场生态,网络大电影市场正在进入洗牌期,在发行环节首先实现了资源集中,制作环节仍处于混战期。网络大电影的市场毋庸置疑,但参差不齐的质量也确实影响着市场的整体发展。
一般而言,网络大电影是指投资在50万元到3、4百万元之间、片长超过60分钟,制作、发行周期短,只通过视频网站发行,并将在线有效点击量变现为收入的影视产品,它脱胎于“微电影”,被业内人士称作“网大”。
投入资金低、制作周期短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由于成本低,所以网络大电影无法吸引业内顶尖的制作团队。在剧本、演员、设备等各个方面都很难和院线电影匹敌。同时,制作周期短使其不论在前期或者后期的制作上都无法更好的进行修改和完善。可以说,目前网络大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不容忽视。如何健康有序地发展已成为其今后发展需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
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摆脱低成本、山寨草根、粗制滥造的刻板印象成了网大的当务之急,质量不高的影片,全网播出后基本沦为炮灰,因此,各制作方都在想法设法提高质量,争取各大平台的独播,同时更加注重宣发力度,以尽可能多获取视频平台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补贴。一些影视公司也不得不用院线电影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网大就在这样的洗牌中不断成长。
年轮映画在内容的选择上更加慎重,针对目标用户,实行内部评估打分体系,进行前期内容用户画像定位,在大数据的前提下,依靠粉丝心理对作品进行评估,内容不求数量只求精良。
在内容选择上,跟风的网大已无立足之地,之前爆火的僵尸等题材早已遇冷,现在的市场更需要独特的原创题材,比如网络大电影《德扑女王》系列就是因为独特的题材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上线点击量秒破1000万,三天点击量破3000万。看各大网大排行榜上,成绩亮眼的都是题材、内容独特的电影。
仅有5%网大赚钱
变现仍是大问题
作为2015年网络大电影一个成功的案例,《道士出山》凭借28万元的制作成本,赚回了1500万元的收益。这一回报让业界都看到了网络大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
但《道士出山》毕竟只是个例,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网大都还在依靠点击量回收成本,根据各个视频网站反馈的数据来看,2015年网络大电影这一市场从0挖到了3.5亿元的规模,然而赚钱的片子仅有5%,而年轮映画的几部网大项目正是这5%盈利项目的优秀作品之一。
可见,网大变现难,是个不得不面对也必须去解决的问题。
目前来说,网大的主要盈利模式还处于点击量分成和付费的主要模式,但单一的盈利模式必然不够健康,未来,网络大电影除了还将维持以点击量分成为主的赢利模式,但其他赢利渠道所占比重将逐步增大,游戏、广告植入、衍生品开发,将成为网络大电影院的收益的生力军。
在网大的1.0时代,各家公司更加注重IP的孵化,资金雄厚的去购买一些知名的IP,小公司则看中成长性的IP,到了2.0时代,大家更关注的是如何变现,提升孵化能力,增加变现渠道。
在开发IP的同时,网大公司也在积极的寻找其它的盈利模式,以IP为核心打造开放的生态产业链,布局影游联动,开发衍生品,加强跨界投资与合作的进行,不仅可以拓宽盈利渠道,而且可以延长盈利周期。比如年轮映画出品的网络大电影《天师伏魔·弑魂》同款衍生品即将上线,《绝色之战》的游戏也正在开发中。
年轮映画也在积极打造网络影视生态链。在研发一个IP,或者购买一个IP的时候,想要做的不仅仅是打造IP,更是想完善一条产业链。会分散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比如剧本的创作、电影的制作,后期的营销、周边产品的开发,建立一个产业链的整体布局。
制作、资本、宣发,
网络大电影提升空间依然很多
2013-2014年,网大市场都处在一种萌芽、摸索准备的状态。不少制作方从微电影转变过来,思维滞后,创造的多是一些打着擦边球博眼球的内容。
2016年网大的产业链基本铺设完成,随着精品化路线的部署,投资成本提高,回报率也会略有回落,但是相比于院线电影80%以上“被炮灰”的惨烈状况,网大在投资回报比上,依然具备优势。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440亿元,但在耀眼的数字背后,许多中小成本电影默默沦为炮灰,更有一些新人导演的作品干脆被院线“拒之门外”,而互联网渠道可以成为这部分电影的较佳发行渠道,满足这些电影的变现需求。
不可否认,如今的网络大电影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由互联网用户积聚增长所引发的“马太效应”让它的未来充满了想象力。但过程中也存在着待解决的问题。
网络大电影的制作质量有待提升自然不用多说,也仍需更多的资本进行关注,尽管以爱奇艺、优土为代表的视频平台在支持网络大电影市场朝着良性市场发展的方向做出了努力,但是在偌大的网络大电影市场上依然有很多电影青年由于缺少资金支持,往往在网络大电影的孵化阶段便面临着搁浅的危险。
今后的网大公司虽然有着无限的市场,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从质量、资金、宣发上都有待改进。下半年,年轮映画将以打造精品为主,放慢网大开发的速度,以优质IP开发为主,试图开拓更多的变现模式。
网络大电影有着肥沃的生存土壤,而瓶颈问题依然制约着网络大电影发展的步子。可以预见,市场机制的健全、综合评价指标的完善和受众审美需求的提高,将逐步挤压当前膨胀于网络大电影市场的泡沫,促进网络大电影走上内涵式发展的良性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