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17年已经悄然来临,总结2016年成绩是每年年初的规定动作。“一剧两星”之后,马太效应已经落到实处,无论从观众的关注度还是从剧目所带来的广告价值来看,头部资源的吸引力和溢价空间都是空前的。
三组数据回看2016年头部资源分布:
数据一:2016年央卫视晚间剧场剧目收视TOP50
“榜单”可以给我们2016年央卫视电视剧市场最直观的感受,《亲爱的翻译官》是2016年开播剧目中唯一一部单平台收视破2的剧目,同时协同《麻雀》和《解密》让湖南卫视强势领跑2016年的剧目收视榜。
但从所有首轮上星收视点总和来看,剧王非《锦绣未央》莫属(总收视点2.83%),随后是同为古装剧的《女医明妃传》(总收视点2.47%),位列第三位的是柠萌影业出品的《好先生》(总收视点2.34%)。
从剧目口碑上看,两部都市剧我们不得不提,《小别离》关注教育问题、《欢乐颂》洞察都市生活,演员给力、剧情精彩、谈论的话题有劲,严肃之余又有现实关照,绝对可称之为都市剧楷模。从收视上看,两剧首轮上星全部挤进年度TOP50,在豆瓣上两剧评分也都在7分以上,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


从TOP50剧目的分布来看,主要聚焦在5家卫视频道上,再次印证省级卫视“5+X”的收视格局。湖南卫视以13部的惊人成绩稳居榜首,东方、江苏卫视紧随其后。2016年,二线阵营出现了较大变化,北京卫视脱颖而出、直逼浙江,能取得如此的成绩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随着频道公司化改革进程的深化,频道在内容上打法更加清晰,从采购到编排都更有章法;另一方面,节目上的小有成绩让北京卫视在这一波洗牌中没有造成致命的伤害,节目的广告创收很好的缓解了购剧成本缩减带来收视下滑的恶性循环。

数据二:2016年TOP20省级卫视收视“剧王”
2016年已是“一剧两星”的第二个年头,两星时代让头部剧目首轮播映权基本和二线卫视无关,2016年拼播总收视排名前五的剧目均在一线卫视间产生,二线卫视的单剧收视也基本告别了1.0时代。
但二线卫视也不是毫无出路,网台剧、优质二轮剧或许让我们看到了出路,先网后台播出的《剑侠传奇》在江西、安徽两星夺冠,优质二轮剧《好先生》、《双刺》、《新萧十一郎》也分别夺得了2016年频道的年度冠军。
上文已提到,二线卫视购剧最大的难点便在于购剧成本的不足和收视下滑带来的恶性循环,无论是网台剧还是优质二轮剧在首次释放时便已经完成了主要的价值回收,而且也经过了一轮的市场检验,由此此类剧目的采购成本和风险都会低很多。


数据三:2016年主流题材收视TOP10
2016年的都市剧市场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多样性”。告别了婆婆妈妈、告别了悬浮剧、告别青春偶像,有了行业剧《亲爱的翻译官》、有了关注现实生活的《小别离》《欢乐颂》《中国式关系》、有了励志青春的《麻辣变形计》、有了暖心爱情的《咱们相爱吧》,都市剧市场进入了一个多样的、良性的、有价值观导向的新时代。

2016年的古装剧市场可谓遭遇滑铁卢,三年来古装剧首度失去年度剧王宝座、没有剧目单频道收视破2%、古装玄幻IP的集体沦陷。但是依旧有剧能给古装市场信心,由华策克顿旗下克顿影视、丰璟传媒、乐华娱乐联合出品的《锦绣未央》在东方、北京卫视夺得双料年度冠军,总收视点排名所有剧目年度首位,“大IP+匠心制作”的《锦绣未央》给了古装市场一剂很重要的强心针。

经过一波政策的洗礼,2016年的革命战争剧也让我们眼前一亮,独具偶像气质的《麻雀》、《解密》获得好评,几经波折后播出的《少帅》也让中国电视剧观众对革命战争剧有了全新的认识。

数据说明:
1、数据来源:CSM-52城,晚间剧场(含次黄周播剧),4+
2、数据日期截至2016年12月31日,部分剧目仅统计2016年播出部分平均收视;
3、榜单统计中以开播年份统计,故2015年开播剧目不纳入统计;
细数2016年年度“剧王”
《亲爱的翻译官》:行业剧夺魁2016
年度收视剧王,提高剧场平均收视水平58.6%;
打造行业剧标杆

《亲爱的翻译官》是2016年的年度“剧王”,提高湖南卫视黄金剧场平均收视水平58.6%,是三年来首部都市剧“剧王”,也是唯一一部收视率破2%的电视剧。该剧由华策克顿旗下上海剧芯文化、乐视视频、嘉行传媒共同出品,根据缪娟原著小说《翻译官》改编,杨幂、黄轩领衔主演,在其影视化的过程中,除了保证原著的核心主旨之外,又加入了许多正能量的新鲜元素,多元化的剧情更使得这场势均力敌地高端职场爱情,显得别具新意。
它首度聚焦了翻译职场领域的情感故事,全方位展示该行业的神秘面纱,剧组为了还原翻译这一相对冷门的行业,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可以说,《亲爱的翻译官》影响远不止于在收视上的成绩,更是开创行业青春剧场新领域的先河之作,打造除了行业剧的新标杆。
《锦绣未央》:超级古装IP,双平台收视夺冠
东方、北京卫视双料冠军;
总收视点第一,视频点击量破200亿,年度排名第二

电视剧《锦绣未央》在播期间频频刷新纪录,两频道总收视点破2,成为东方、北京两大卫视双料年度冠军,全网播放量已达200亿,单日播放量最高破9亿,点击量成绩位列年度第二,成为最燃的“爆品剧”。它在内容上,主打强情节、快节奏,集集有悬念、处处有亮点;在项目营销上,则大胆将电视剧营销提升到了电影级别,可谓行业首创。
《锦绣未央》作为一部“大女主”戏,以女主人公李未央的曲折命运为主线,将整个故事落地魏晋南北朝,通过李未央在为命运抗争、雪冤之路上的各种挫折,体现出女性自强、足智多谋、心怀大爱等优良品德,在引发现代女性强烈共鸣的同时,更符合当今社会正能量价值观的传播。
《好先生》:精良制作,首轮、二轮出佳绩
首轮播出双平台三甲;二轮收获频道年度剧王;
视频总点击量年度排名前十,都市剧前三

由柠萌影业、陕文投艺达、乐视视频和长江文化联合出品的都市情感热播大剧《好先生》卫星首轮播出收获双平台三甲,二轮播出成为河南卫视年度“剧王”,网络表现也十分突出,视频总点击量年度排名前十,都市剧前三。《好先生》投资巨大,是以国产影视从未有过的新标准拍摄的一部都市时尚情感剧。不管是器材、拍摄风格和制作上,全部依照最具格调的都市新富品味进行置景和拍摄。顶配制作,镜头语言高级,拉高了国剧新标杆。
除了精良制作,这部剧更是尝试了国产剧少见的讲故事方式:剧中大量地运用倒叙片段,用递进式地回忆逐步营造剧情悬念,有极其丰富的戏剧张力;用不同角色折射出人物的不同人格,这一手法在国产剧中也十分少见;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的角色名都有深意,人名和境遇一起构成了人生。
《小别离》:关注教育问题,收视、口碑双丰收
总收视点排名前十、两星跻身TOP50、上星播出成功率100%、提升北京卫视黄金剧场收视超过50%;
口碑:行业获奖、微博豆瓣口碑;

作为国内首部反映“留学低龄化”这一目前城市中新兴现象的影视作品,《小别离》取材之广,用意之深,在市场上极为罕见,是今年国产剧中难得一见的现实主义题材扛鼎力作。作品用三个不同阶层的家庭,勾勒出当下都市生活百态,探讨了青春期叛逆、中学生升学压力、中年危机、婚姻关系、家庭与职场平衡等大量话题,是名副其实的“话题宝库”。
值得一提的是,《小别离》同样由柠萌影业出品,其播出期间正面撞上了奥运和G20峰会,在这样的收视高压下,依旧引爆舆论话题,不仅在口碑上获赞,而且连得多项大奖,并以7.9的高评分,登上豆瓣一周热门影视,引发社会讨论,也是上榜国产剧中最好的成绩。它由小见大,刺穿了中产阶级岁月静好的虚妄的外表焦虑不安的心,是当下中国少见的严肃面对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另外,难能可贵的是,《小别离》不仅表现了当下人们因教育问题而产生的严重焦虑,也指出了解决这种焦虑的方式,是用爱来弥合矛盾,向观众传递了正能量。
《欢乐颂》:聚焦都市人群,独特女性视角
首轮双平台收视跻身TOP50
视频点击量全网前三

从收视成绩看,《欢乐颂》CSM52城收视成功跻身年度TOP50,视频点击量位列全网前三。它几乎具备了所有吸粉吸睛的显性基因:极易被标签化的人物形象、男神女神重量级主角、有爱有撕的曲折情节、打造过多部热剧的制作班底……22楼的五位姑娘,不是玛丽苏剧里的傻白甜,除了谈恋爱什么都不会;也不是国产婆妈剧里的大龄剩女,每天就被逼着结婚;她们有自己的个性想法,还敢追求爱情,是时代女性的最贴切展现,真实反映了当下女性的全新地位。
另外,最值得行业学习的便是《欢乐颂》所引起的全民热议和追剧热潮,它已经超越电视节目本身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在播出前充分的预热已经吊足观众胃口,开播后一波波恰到好处的话题营销,不仅霸占了各大门户、网络新闻、论坛头条,也成为社交平台和朋友圈的刷屏利器,开发了电视剧营销的新风向。
《旋风少女2》:系列IP,打造周播剧收视之最
周播剧收视排名第一
系列IP打造剧目品牌

2015年《旋风少女》第一季以破2的收视,超17亿的总点击量成为当之无愧的“青春剧王”。《旋风少女2》无论是从阵容还是剧情都与第一季一脉相承,辉煌得以再续,是唯一CSM52城收视率破1的周播剧,摘得年度收视之王,让梦想、奋斗、爱情、友情等这些年轻受众最感兴趣的关键词与IP一起走进年轻用户的心中。差异化竞争的定位在收获高播放量的同时也影响着观众的收视习惯,打造了观众每周固定的追看行为,形成了一批铁杆的“旋风迷”。
作为系列剧的成功范例,《旋风少女》从第一季到第二季,再到以后的第三季甚至更多,都始终围绕这戚百草这个灵魂人物展开的故事,每季的结束都是一个故事段落的结束,且在每季最后都会留一个可以令人想象的空间,一直持久吸引着观众的目光,在形成品牌效应的同时,也为国内季播剧的发展打开了新思路。
《守婚如玉》:用“现实”打动观众
天津卫视剧王
首轮播出高成功率

由刘飚执导,蒋雯丽、许亚军、蒋欣、王耀庆等主演的《守婚如玉》首轮上星天津、安徽两大卫视,是天津卫视年度“剧王”,荣膺2016年国剧盛典“精品剧目”。播出期间无论收视率还是网络点击量都一直稳居三甲之列,其口碑指数和微博话题讨论阅读量实现的“双高”,更是近年罕见。
《守婚如玉》的人物和故事,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它准确地抓住了婚姻在现代社会中所经历的很敏感的变化,并将人们对婚姻的疑虑和社会对婚姻的挑衅呈现了出来。人们以前羞于直面婚姻的内在因素,如今被《守婚如玉》无情地点醒。可以说,《守婚如玉》在以婚姻为题的影视作品中,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小结
仔细梳理了2016年TOP50、各平台、各类型的“剧王”以及“个中高手”,可以发现,在传统收视和网络点击量双重标准的标尺下,能被“淘”出来的优质电视剧,大抵有以下两个特点:1、开辟行业新思路,2、反映当下真生活。每一年都是在探索和总结中完结,电视剧作为大众消费品,归根究底最终决定权在于观众。如今,2017已然到来,期待行业将创新与扎实并举,推出更多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