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影业宣发部门宣布解散,影视行业“门外的野蛮人”要退场了吗?
当前位置 :首页>产业新闻>返回
时间:2017-01-20 编辑: 来源: 娱乐资本论 谢维平

  来自Bianews的消息,近日,小米影业已将宣发部门进行解散。

  对于涉及人员,公司给了两条路,调岗或离职。允许转岗,没有补偿,离职期限宽松,但内部人士表示:“虽然离职期限宽松,工资照常发,但没人会愿意硬耗在那。”

  小米影业压缩宣发部门原因,内部人士向Bianews透露,其得到的解释是因为“小米要把业务中心放在手机上,不准备做真正的电影公司,不会有自己的片子,也就没有宣发需求。”而宣发工作也将交给小米大市场部门来做。

  2014年同比36.15%的增速,2015年48.7%的增速,前几年电影行业的高速发展,让几乎所有的科技公司都涌入了影视行业。各种五花八门的影业纷纷成立,除了小米影业,还有百度糯米影业、爱奇艺影业、合一影业、哔哩哔哩影业等等。

11.png

  黎万强

  一时间,影视行业异常拥挤,影视行业“门外的野蛮人”蜂拥而入。这次小米影业的部门解散,是否预示着这群“野蛮人”开始退场了呢?

  高调成立的小米影业一度要拍科幻电影

  分管小米影业的黎万强1月18日下午一点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回应:

  影业是10来个人的部门,核心职能是助力小米品牌,主要做投资和植入的工作,不涉及制作,过去半年,我们合作了10多部片子,陆续今年上映。原来在影业的宣发组做了调整,工作会交给公司市场体系,这样联动效率更高,我们的宣发,是调度小米自己内部及新媒体资源,帮助合作的影片在小米近2亿用户群里放大。2017,我们所说的“一面科技,一面艺术”,小米除了技术创新,品牌会继续在时尚和艺术领域展开更多合作,好的电影作品投资,欢迎继续联系我们。

  这段话透露了两个有效信息,一是影业很小,只有十几个人,二是小米影业主要做的是投资和植入,不涉及制作。三,小米影业的宣发部门,做的不是传统电影项目的宣发,听起来更像是品牌部,对外做的是品牌植入,对内做的是影片推广的职能。

  这与小米影业最初的计划背道而驰:

  在去年6月小米影业的一场发布会上,小米影业总裁唐沐透露,小米影业有30人,有一半的人来自小米内部。

  从当时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到,当时的计划是,在影业的宣发、制作和投资三大块业务当中,小米选择偏重制作,团队中制作的人也会多一些。并表示年内将有不止一部小米投资的电影。小米手机、电视和VR会是小米影业的发行渠道。

11.png

  唐沐当时还表示,小米会用大数据去做票房预测,用VR的手段去宣传电影,还要拍最能体现科技感的科幻电影。当时的媒体报道写道,“唐沐认为中国没有好的科幻电影,就算有人去做也做得很尴尬,没有代入感,而小米希望做出不尴尬的科幻电影。”

  但估计米粉们是等不到小米出品的科幻电影了,今天有媒体报道,据内部人士透露,制作部门早已半路刹车。

  可以看到,小米最初的设想确实是自己参与制作拍电影,但为何现在不但裁撤部门,连项目制作也不做了,留下10多个人只做品牌植入和投资呢?

  小米解决内容焦虑的方式:

  买买买!

  就像是支付宝卯足了劲要做社交一样,小米这一个本质上属于硬件生产领域的科技公司,好像一直有着对于内容的焦虑。

  早在成立小米影业前,小米就知晓自己在内容方面的缺失,并尝试弥补这一短板,入手布局影视内容领域。不过更多的是到处砸钱“买买买”。

  2015年5月,小米与PPTV聚力达成内容战略合作,覆盖电视、电视盒子、手机、PC等各终端平台产品。据悉,在双方达成合作后,小米电视获得超70,000小时的高清电视内容,几乎是小米电视原有内容时长的30%。

  2015年6月,小米联合优酷、爱奇艺、芒果TV等视频网站与影视剧制作公司宣布用10亿美元创建百川视频网站大联盟,成员包括爱奇艺、优酷土豆、华策影视等在内的超过100家视频公司,尝试让院线电影与互联网电视同步上映。

  现加盟一点资讯的陈彤,在负责小米电视的内容投资和内容运营时,也曾主导了小米对爱奇艺、优酷土豆、华策影视等公司十亿美金的投资。

1.png

  《前任攻略》

  而在2015年10月,小米旗下公司与华谊联合投资了影视制作公司新圣堂影业。新圣堂影业的前身是由导演田羽生在2005年成立的新圣堂工作室。工作室作为一个编剧团队,拥有《前任攻略》和《人在囧途》等作品。一知情人士告诉娱乐资本论,小米影业目前确有参与新圣堂的院线电影项目,但更多的只是投资,并没有在制作上参与。

  小米这种科技公司,可能从来没有想过真正进入影视制作领域。一影视行内人士表示,互联网公司用钱砸渠道和买内容的思维,可能并不能理解影视制作行业这种“需要精雕细琢的手工业”。

  小米这次解散宣发部门,是否会是某种预兆呢?成立以来一直没有推出作品的除了小米影业,还有百度糯米影业,爱奇艺影业刚刚宣布参与了冯小刚电影《芳华》的出品,但更多的只是参与了投资。互联网公司在传统影视领域资源抓襟见肘的处境很难改变。

  接下来收缩或者撤退会是哪一家互联网影业?

  有人成功有人失败,

  “野蛮人”正在退场

  互联网公司做电影并不止小米一家。另外一家上市游戏公司在去年同样成立了影业,挖来一位影视行内的高管,正在做影游联动,对旗下热门游戏进行电视剧改编。该影业的一位高层告诉娱乐资本论,互联网公司做影视,成败与否,取决于它需要什么,以及它从哪些角度切入。

11.png

  首先,像小米这种估值上百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来说,需要深耕细作,而且利润不高的影视行业,对他们来说,内心里顾及就不是那么重视。“只是一块很小的蛋糕。”

  其次,影视行业从来是一个注重人才的领域,需要既要懂影视又要有资源的核心人物。但在小米,负责影业的黎万强和唐沐,都是科技和产品出身,一开始就注定了影业业务命运多舛。

  目前很多影业业务有所起色的互联网公司旗下的影视公司都是由资深的行业人士来坐镇,例如乐视影业由张昭成立,张昭之前曾经参与创立光线影业。乐视至今参与了61部作品的制作,48部影片的发行,2016年出品的影片有《爵迹》、《盗墓笔记》、《长城》等。乐视影业目前估值达70亿。

  阿里影业成立了之后就请来了之前在中影任高管的张强,阿里影业至今已经制作了31部作品,发行了4部。

  合一影业成立于2014年8月,核心人物刘开珞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之前曾任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小马奔腾影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目前合一影业已经参与制作了35部,发行3部,包括2017年的《绝世高手》、2016年的《火锅英雄》,2015年的《唐人街探案》、《解救吾先生》、《捉妖记》等。

1.png

  《火锅英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当初在行业最热的时候跟风进入影视行业,自身是否具有优势呢?比如游戏公司,可以做影游联动,或者做IP产业链,像58同城做影业可以有广告植入资源,红星美凯龙这种实体公司成功地跟四川太平洋院线合作,兴建影院,都是进入影视链条当中,“融入影视产业”。

  高调进入影视行业,而最终影视业务水花不大的公司也不在少数,而且退场迹象明显。

  之前有媒体报道,聚美优品正计划成立影视公司,第一部作品《温暖的弦》正在投拍中,聚美优品CEO陈欧担任该片出品人。但至今没有后文。

  2016年5月,58集团高调宣布成立58影业,然而58影业目前投资的项目也不多,而且没有涉及到热门IP。58影业投资了《少年》和《精灵王座》,其中《少年》票房只有1589万,而《精灵王座》只有2502万,两部电影票房惨淡。

  “在集团内部,58同城影业更多被看成营销传播的一部分。” 一位58影业的高管称其实成立影业只是为了品牌宣传,“姚老板(姚劲波)对我们的要求就是别赔本,赚了更好。”

  不安分的李国庆也宣布进入了影业,斥资1亿元成立当当影业,对畅销书IP改编,从而投资影视、网络剧,当当的想法是打造基于大数据和O2O互联网的影视公司,但是目前还没有看到任何动静。

  小米影业是这些众多财大气粗的科技公司进入影视业而最终落寞退出的典型案例,这是这些闯入影视行业“野蛮人”开始退场的节奏吗?也许答案正在显现。


2月微信小游戏百强榜

《神隐之子》挖掘赛道亮点

摔角游戏买量观察

健康游戏忠告:抵制不良游戏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

京ICP备15024595号-1

游戏客栈 游戏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