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等了小半年,《赴山海》终于开播,我赶紧拉上闺蜜连线刷剧。温瑞安IP+穿书+演员滤镜,buff简直叠满,结果才看两集我就想点退出。
其实这“小说影视化翻车”早就不是新鲜事了,但比起电视剧,更让我们这种“小说+游戏双修党”着急的是:现在小说改游戏越来越多,可那些火了很多年的顶流题材,要么压根没人做,要么做出来也只是套了个IP壳子,玩法完全不对味。翻遍应用商店,真想找一款能还原题材内核的游戏,简直难如登天。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在小说圈里杀疯了、却在游戏界几乎“查无此游”的顶流题材。
无限流:“副本博弈”≠“密室逃脱”
这几年无限流小说是真的火。从《全球高考》构建的“高考地狱”到《死亡万花筒》的密室解谜,再到《惊悚乐园》的克苏鲁诡谲,这类作品以“规则即枷锁,人性即战场”的独特魅力,持续点燃读者热情。其核心魅力不仅在于悬疑氛围的营造,更在于通过精密的规则博弈与人性博弈,构建出超越传统叙事的沉浸式体验。
图源:网络
但这类题材到了游戏里,大部分玩法就变成了简单的找钥匙、开门、下一关……无限流那种每次选择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蝴蝶效应,几乎很难体验到。
优质无限流作品需要突破传统密室逃脱框架,转向“规则即陷阱”的叙事革命。比如《世界之外》的易遇线第七病院副本“白色囚笼”结局,通过男主身份“反转”,将“信任机制”转化为叙事诡计,这种“引导者即BOSS”(实则是玩家与男主之间的信任危机触发的惩罚机制)的设计类似《诡秘之主》的塔罗会颠覆,使玩家在情感投入与理性判断间反复撕裂。
不得不说,“世大强”的策划们不去写小说可惜了
在商业化层面,《世界之外》采用“情感锚点+轻度肉鸽”模式,通过四男主支线构建差异化体验,类似《暖雪》的技能组合策略。其101抽机制与《原神》的保底系统形成微妙对抗,既保留抽卡刺激感,又规避传统乙游的数值膨胀问题。
末世生存题材:生存考验成了“氪金建家”
末世小说最吸引人的,永远是在极端环境下的道德困境和生存抉择。比如《第一序列》里那段经典剧情:任小粟遇到一伙幸存者,表面邀请他加入,其实是想把老弱病残丢去喂怪物,你是同流合污,还是反抗到底?这种时刻才真正刺痛读者。
但你看现在的末世生存游戏,前期还像模像样:资源紧缺、怪物追杀,氛围拉满。结果玩到后期,全变成比拼谁家房子盖得豪华、谁砍树速度快......说好的生死挣扎呢?怎么只剩“氪金建家”了?
一些玩家在末日游戏里建起了中式园林
而且很多游戏的“危机感”做得特别假。怪物AI蠢得只会走固定路线,武器升级后直接无双割草,完全没有突然遇袭的紧张感。说白了,它们只是套着末世皮的模拟建造游戏,早就丢失了这个题材最核心的“人性实验场”设定。
星际ABO题材:信息素设定,
不该只是个恋爱buff
星际ABO在晋江是什么地位?顶流中的顶流。《垂耳执事》《小行星》《针锋对决》等作品,每一本都有 “第二性设定下的情感与权谋”,其中《垂耳执事》更是 “现象级作品”,晋江积分破百亿。结果到现在,连一款像样的ABO游戏都没有……
同人女模拟经营游戏《太太,我喜欢你》
目前能玩到的基本都是文字恋爱模拟,所谓“信息素”也就是个加成好感度的标签,毫无深度。但其实ABO设定明明可以很精彩——比如Alpha的信息素压制能打控制,Beta能隐藏行动,Omega可安抚队友……这不做成战略RPG或者星际文明模拟游戏太可惜了吧?
结果现在清一色都是恋爱剧情+卡牌养成,仿佛ABO的想象力就只剩下“谈恋爱”这一个选项。说实话,真浪费设定。
快穿题材:“反杀逆袭”不是“无脑走剧情”
快穿题材在小说圈绝对是“爽文天花板”。晋江搜索 “快穿”,相关作品超十万本,其中《炮灰攻略》更是“开山级神作”。
快穿文之所以让人上头,就是因为那种“靠信息差反杀”的爽感:穿成炮灰女配?我提前拿到证据打脸反派;穿成废柴大小姐?我偷偷修炼未来秘籍逆天改命……这种操作,才是快穿的核心。
目前,快穿题材在橙光游戏平台虽有不少作品,却大多局限于“宅斗”“宫斗”的“无脑走剧情”模式:玩家只需按照提示点击选项,就能推进剧情,不用思考“如何找剧情漏洞”,不用设计“反杀策略”,毫无逆袭的爽感。
橙光上的快穿游戏
真的要做好的快穿游戏,应该让玩家自己动脑子:比如提前埋伏笔、利用原著漏洞、甚至欺骗系统。此外,世界设定要有差异,每个世界的“规则和玩法”要不同。比如,穿进宅斗世界,玩家需要“收集 NPC好感度,找反派下毒证据”;穿进末世世界,玩家需要“囤物资、建安全区”,比如“提前在灾难前找粮食,灾难后就能吸引幸存者加入”;穿进修真世界,玩家需要“选功法、防被坑”。
直播题材:善用“弹幕互动”,
避免“单机直播”
直播题材是近几年小说圈的“新宠”,《我在无限游戏里直播》《全球直播:我靠求生爆红》等作品,每一本都有“观众互动影响剧情” 的设定。这类小说的核心爽点,是 “直播中的‘互动与未知’”,比如主角在游戏里闯关,全球观众通过弹幕给提示;甚至有“恶意观众” 刷“往陷阱里跳”,主角得判断“弹幕真假”;直播人气越高,主角能解锁“越强的技能”,比如“人气破百万,解锁‘观众远程帮忙打怪’”,这种“和观众一起闯关”的感觉。
此类题材可尝试做成“模拟经营 + 闯关”结合的模式(例如养成模拟游戏《主播女孩重度依赖》):玩家可选择签约机构或成为自由主播,通过直播闯关积累人气,从“小主播”成长为“头部主播”;核心机制是“人气系统”,人气不仅能解锁技能和道具,还能影响直播平台的资源倾斜,比如人气高的主播能获得更多推荐位,吸引更多观众。
但这类游戏要做好,关键在于还原“观众互动的真实性”,避免沦为“单机直播”,比如玩家当主播,其他玩家(或NPC)可以当观众发弹幕,玩家可以与观众互动,让弹幕互动更有真实性。
养成模拟游戏《主播女孩重度依赖》
系统流:系统不只是个发任务的工具人
系统流是小说圈的“常青树”。起点搜索“系统”,相关作品超百万本,《超神机械师》《亏成首富》《学霸的黑科技》等每部都是高人气,改编作品横扫B站、Netflix,《天道图书馆》更成为海外封神级作品,在Webnovel平台长期位居周榜前三。
小说《天道图书馆》改编的同名动漫
系统流游戏要做好,关键是还原主角与系统的互动性。
其实在系统流小说里,系统往往比主角还有个性——它会怼人、会骗人、甚至会罢工,这种互动才是看点。但游戏里的“系统”呢?八成就是个发任务、点提示的UI界面,毫无性格可言。
其实完全可以做得更有趣:比如系统偶尔给假情报、玩家能试探系统底线、甚至利用Bug反卡系统的设定……这才有那种“与系统斗智斗勇”的感觉。
系统流的玩法空间其实非常大,题材广泛,例如《超神机械师》可以改为星际权谋RPG,《亏成首富》商战类模拟经营,《万界圆梦师》则适合改编为快穿类RPG,但现在几乎没人认真挖掘。
结语
说到底,小说改编游戏,不该只是简单复制小说剧情,而是要抓住原作的“灵魂体验”。无限流的智斗、末世生存的道德困境、ABO的设定张力……这些才是读者真正上头的原因。
现在很多厂商却只想着蹭IP热度,既不愿研究这些题材到底哪里爽,也不舍得投入设计真正有深度的玩法。结果就是改出一堆换皮抽卡、恋爱模拟、点点选项的“伪IP游戏”。好在随着AI和交互技术的发展,这种鸿沟正随着AI生成内容、VR/AR交互、动态叙事引擎等技术的突破被不断填平。
而要让小说顶流真正成长为游戏顶流,需要的从来不是蹭IP热度的投机者,而是真正懂游戏且愿意沉下心解剖小说核心爽点的创作者。将来我们或许真的能进入那些曾让我们熬夜追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