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爆发!中国游戏,迈入黄金十年?
当前位置 :首页>产业新闻>返回
时间:2025-11-25 编辑: 来源:张书乐

日前,A股各游戏公司先后披露今年三季度报告。

从整体数据上来看,游戏行业今年业绩表现不俗。

南都记者对A股游戏公司中的23家进行初步统计后发现,今年第三季度,有13家营业收入实现同比正增长,18家实现盈利(归母净利润),而去年同期,实现营收同比正增长的公司仅8家,实现盈利的公司有17家。

同时,今年23家公司营业收入总计299.99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32.03亿元增长了29.29%;净利润合计58.15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的29.05亿元而言,直接翻番。

政策端的常态化支持为行业上行筑牢根基。

国家新闻出版署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累计发放游戏版号1440个,其中国产1354个、进口86个,已远超2024年全年总量,10月单月发放166个版号创下年内第二高,彰显版号审批常态化、规范化的明确导向。

与此同时,商务部推动游戏出海全产业链布局、《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密集落地,引导行业从“流量驱动”向“内容+技术+出海”多维驱动转型,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政策保障。

政策红利下,市场活力持续迸发,美团等互联网巨头跨界入局游戏赛道,头部厂商与中小团队差异化竞争格局成型,行业资源整合与创新动能加速释放。

值得一提的是,华夏基金近日也发文称,2025Q3申万游戏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暴增111.65%,远超传媒行业整体59.35%的增速。

具体到游戏公司,今年以来,世纪华通、吉比特、巨人网络以及完美世界等公司在市场上表现尤为突出,而这些公司近期均推出了爆款游戏。

目前,在上述几家公司中,除完美世界外,其余公司在销售费用上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世纪华通销售费用翻番,吉比特增长83%,巨人网络增长72%。

这一现象是否意味着,买量仍然是游戏发行的重要策略之一?

目前,A股游戏公司中,年内营收超过百亿元的仅有三七互娱和世纪华通,这两家公司一直被视为A股游戏公司的第一梯队。

然而,从去年开始,两者在营收和利润上的差距逐渐拉大。

有人认为,这是三七互娱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管理层被立案调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也有人认为,这主要归因于三七互娱的产品周期问题。

这是否能表明,我国游戏行业今年整体呈现出向好的态势?

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今年国产游戏爆款频发的原因又是什么?仅仅是依靠买量吗?

部分游戏公司掉队,说明了什么?

对此,南方都市报记者石力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大势所趋下,能够跟上风潮的游戏公司,总会表现格外突出。

能否摆脱老IP依赖,决定其能否顺利跟进黄金十年。

国内游戏厂商在游戏精品化和游戏出海上全面进击,不再如过去那样靠山寨、换皮来广种薄收,而是深耕研发。

相关部门和地区鼓励游戏产业的政策,进一步助推游戏产业成为经济活力的一个新增长极。

这些都推动了中国游戏新一轮“黄金十年”大门开启。

具体到游戏公司,则是看是否摆脱“老IP依赖”。

依托点点互动在海外长期运营的经验,《Whiteout Survival》与《Kingshot》两个全球现象级爆款,让世纪华通真正有了全球影响力。

类似的,吉比特、巨人、完美也走出了过去“老IP依赖”,开始探索新的游戏边界,尝试用新玩法、新游戏创造新IP。

这种精进,让老牌游戏公司恢复了年轻态、健康品。

至于用买量找市场的打法,真改随着买量成本不断激增,以及精品游戏大量吸粉,仅仅靠广告诱惑玩家的“简单任务”,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

毕竟,买量只是初期快速孵化优质游戏,中期为优质游戏不断吸收增量用户的打法,但黏住用户,还要靠游戏自身。

至于三七互娱的落寞,恰恰成为一个镜鉴。

其某种意义上还没有和其他几个A股游戏厂商一样去“创新”,还是存在“老IP依赖”。

这让它的表现尽管还行,却被脱离依赖而大踏步前进的友商拉开了距离。

10月小游戏百强榜

10月全球手游流量复盘

10月游戏公司营收30强

健康游戏忠告:抵制不良游戏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上当受骗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

京ICP备15024595号-1

游戏客栈 游戏客栈